[实用新型]一种基坑近接工程中间土体加载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6919.0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性帅;孙国泉;梁鹏亮;李道辉;吴圣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工程 中间 加载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近接工程中间土体加载模拟装置,涉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模拟装置无法模拟出两个邻近开挖基坑内支撑对中间土体压力影响的问题,为研究中间土体的受压特性提供了数据支持,具体方案如下:包括模拟箱、设置在模拟箱中部位置处的围护结构板以及设置在模拟箱两侧侧壁上的加载机构,所述围护结构板设有两个,两个围护结构板相对设置;所述加载机构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加载机构从上向下间隔设置,每个加载机构上均设有压力计,所述加载机构穿过模拟箱的侧壁并与模拟箱侧壁螺纹连接,加载机构位于模拟箱内部的一端与其邻近的围护结构板相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坑近接工程中间土体加载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对邻近的明挖基坑工程而言,两个邻近基坑的中间土体是最薄弱的部分,中间土体易受内支撑的压力影响而发生破坏,从而导致两个邻近基坑的破坏,造成现场施工的危险。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模拟装置仅能模拟邻近基坑开挖的过程,还无法模拟出两个邻近开挖基坑内支撑对中间土体的压力影响,从而无法对实际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近接工程中间土体加载模拟装置,用于模拟相邻基坑开挖过程以及开挖后固定位置中间土体所受荷载的加载过程,解决了现有模拟装置无法模拟出两个邻近开挖基坑内支撑对中间土体压力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近接工程中间土体加载模拟装置,包括模拟箱、设置在模拟箱中部位置处的围护结构板以及设置在模拟箱两侧侧壁上的加载机构,所述围护结构板设有两个,两个围护结构板相对设置;所述加载机构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加载机构从上向下间隔设置,每个加载机构上均设有压力计,所述加载机构穿过模拟箱的侧壁并与模拟箱侧壁螺纹连接,加载机构位于模拟箱内部的一端与其邻近的围护结构板相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模拟箱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台座构成,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合并固定设置在台座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侧壁由钢板制成,所述第二侧壁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二侧壁为模拟箱的前侧壁,模拟箱的两侧及后侧侧壁均为第一侧壁。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围护结构板设置在模拟箱底部的土体上,围护结构板的一侧与中间土体的侧壁接触连接,围护结构板的另一侧与加载机构相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加载机构由丝杠以及固定设置在丝杠尾部的把手组成。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丝杠的杆体上设有螺纹,模拟箱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竖向间隔设置的螺纹孔,所述丝杠与模拟箱两侧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丝杠位于模拟箱内部的一端为半球形状的端头,围护结构板上设有竖向间隔设置的垫圈,所述丝杠半球形状的端头与垫圈相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丝杠上设有压力计。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加载机构还可以为液压杆或千斤顶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模拟箱两侧侧壁上的加载机构相对设置且高度相同。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模拟箱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了围护结构板,围护结构板的一侧与土体连接,围护结构板的另一侧与上下间隔设置的加载机构连接,用于将不同高度加载机构施加的压力传递到中间土体的侧壁上,且加载机构上设有压力计,能够时刻监测中间土体不同位置处所受的压力大小,对结果分析能够得出中间土体的受力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6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