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90683.6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9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谭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宏澳绿色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蕭光佑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氨氮 废水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有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转轴筒和吹气构件,所述吹气构件包括多组活塞筒和多组活塞杆,所述活塞筒的一端与转轴筒的上部连通,且活塞杆的贯穿于活塞筒的另一端,所述活塞杆位于活塞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且活塞与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该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抵压转轮在椭圆结构的加固圈滚动的过程中,弹簧推动活塞杆拉动活塞移动,活塞筒内部的气体通过转轴筒进入滤筒的内部,并将堵附在滤筒外部的杂质吹出,使滤筒的滤口处疏通,避免杂质堵塞滤筒,从而影响处理后废水的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针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有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等。
目前,高氨氮废水在经过反应处理后可以实现再利用,现有技术中高氨氮废水在回收再利用时需要进行反应处理,将内部的氨氮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氨氮去除剂,进行中和反应,然而在中和反应时氨氮去除剂和氨氮反应的速率较慢,以及反应沉淀后装置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容易堵塞过滤口,清理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氨氮废水在中和反应时氨氮去除剂和氨氮反应的速率较慢,以及反应沉淀后装置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容易堵塞过滤口,清理非常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有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转轴筒和吹气构件,所述吹气构件包括多组活塞筒和多组活塞杆,所述活塞筒的一端与转轴筒的上部连通,且活塞杆的贯穿于活塞筒的另一端,所述活塞杆位于活塞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且活塞与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抵压转轮,且处理箱上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圈,且抵压转轮与加固圈的内侧滚动抵压,所述抵压转轮与处理箱内部的上侧抵压,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压转轮和活塞筒的另一端抵压,所述活塞筒靠近转轴筒的一端的上部设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滤筒,且转轴筒的底端与滤筒的上端连通,所述转轴筒与滤筒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底部的中心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底部与滤筒的底端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中部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转轴筒的下部固定连接有L型搅动杆,且L型搅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动齿。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处理箱的上部并与转轴筒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底部的外侧开设有取渣口,且取渣口处铰接有取渣门,所述取渣门与取渣口处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上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加固圈为椭圆形箱体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氨氮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抵压转轮在椭圆结构的加固圈滚动的过程中,弹簧推动活塞杆拉动活塞移动,活塞筒内部的气体通过转轴筒进入滤筒的内部,并将堵附在滤筒外部的杂质吹出,使滤筒的滤口处疏通,避免杂质堵塞滤筒,从而影响处理后废水的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宏澳绿色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宏澳绿色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90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