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9710.8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10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廖穆熙;李嘉玲;许铛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G08B7/06;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中医 针灸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把手、拾取槽、金属探测器、开关一、电磁铁、开关二、警示灯和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金属探测器可检测人体穴位是否有遗漏的毫针,电磁铁可将遗落在地上或病人身上的毫针吸附至拾取槽内;通过设置盖板,在不使用时可盖住拾取槽,防止灰尘污染拾取槽,影响毫针的吸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中医所使用的毫针比较细长,当人们从患者身上取下毫针时,由于人为的误操作导致毫针掉落在地面,而毫针较细不易拾取,浪费人们的时间,另外拔针时候毫针容易遗漏到患者身上,给患者带来不适,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现有技术中已有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设计出了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其不能检测人体穴位上是否有遗漏的毫针,且凹槽内易受灰尘污染,影响电磁铁吸铁功效。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金属探测器可检测人体穴位是否有遗漏的毫针,电磁铁可将遗落在地上或病人身上的毫针吸附至拾取槽内;通过设置盖板,在不使用时可盖住拾取槽,防止灰尘污染拾取槽,影响毫针的吸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检测仪本体的一侧设有把手,检测仪本体的底部设有拾取槽,检测仪本体的底部设有金属探测器,把手的顶部设有开关一,开关一与金属探测器电连接;检测仪本体内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位于拾取槽的顶部;把手的顶部设有开关二,开关二与电磁铁电连接;检测仪本体的顶部设有警示灯,警示灯与金属探测器电连接;检测仪本体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磁铁、金属探测器和警示灯均为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仪本体采用塑料材质,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电磁铁可将毫针吸附至拾取槽内,金属探测器可检测人体穴位是否有遗漏的毫针,若检测到毫针,警示灯亮起,提醒使用者此处有毫针。
进一步的,检测仪本体的顶部设有警报器,警报器与金属探测器和蓄电池均为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金属探测器检测到毫针,警报器响起,进一步提醒使用者此处有毫针。
进一步的,检测仪本体的底端设有与拾取槽相连通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可盖住拾取槽的盖板,检测仪本体的底部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滑槽,盖板的底部设有穿出滑槽的推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使用本装置时,可通过推把推动盖体至完全盖合拾取槽,放置外界灰尘进入拾取槽内,影响电磁铁的吸附功效。
进一步的,检测仪本体的底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环形灯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灯带起到照明的作用,可帮助使用者寻找遗落在地上或病人身上的毫针。
进一步的,把手包括与检测仪本体连接的连杆一、握把和设于连杆一与握把之间的连杆二,连杆二远离连杆一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开关一和开关二均设于握把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二远离连杆一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便于本装置在对遗落在地上的毫针进行吸附操作,而不会使握住握把的手接触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9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硅胶间歇性导尿管
- 下一篇:一种珍珠辅助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