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用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8879.1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2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大成绿色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113 | 分类号: | F16L27/113;F16L15/04;F16L5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排水 施工 管道 密封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用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管体,还包括左端对接管和固管件,所述连接管管体左端连通安装有左端对接管,所述左端对接管具体由对接螺纹管头、管缝密封螺纹和管缝密封环组成,所述左端对接管左端安装有对接螺纹管头,所述左端对接管外壁上设有管缝密封螺纹,所述左端对接管上镶套安装有管缝密封环。能够对管道进行快速对接和紧固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并且可根据不同角度的排水管进行连接安装,同时具有超强防护防渗漏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用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给排水管道下穿楼板时,由于管道与楼板之间的连接难以保持完全紧密,因此在管道漏水时,极易通过管道与楼板之间的缝隙下渗,进而影响下层的建筑结构。常规的处理方法为,在楼板上管道的预留通孔内灌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通过在管道外壁与洞口内壁之间产生细微的膨胀,使得两者之间的缝隙减小,而后在管道与楼板的接触位置涂刷防水涂料进行外部防护。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防渗处理时,存在以下不足:操作流程较多,因此产生缺陷的风险较大,且施工耗时长;在排水管道排水过程中,尤其是在排水量较大的南方多雨地区,水流冲刷管壁后会带动管道轻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管道与混凝土之间会重现缝隙,并且在管道移动量较大时也容易带动防水涂料层开裂,因此防护效果难以保证。
专利号CN214838949U公布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给排水管道防渗装置,包括上套管、下套管和纵向调节部,所述纵向调节部设置于所述上套管与所述下套管之间,且分别与两者密封连接,所述纵向调节部为波纹管;所述上套管顶部设置有上密封套,所述上密封套内侧设置有灌胶密封结构;所述下套管底部设置有防水垫,所述防水垫与所述下套管密封连接,所述防水垫为水平设置的环形垫,且中心与所述下套管的中轴线重合。有益效果在于:安装操作便捷,可提高管道防渗的施工效率;在管道随冲刷向下位移时,可带动纵向调节部压缩,从而保持上密封套与管道之间的密封状态,同时保证防水垫与楼板面之间防水的稳定状态,进而保持防水和防渗效果的稳定性。
该一种建筑工程用给排水管道防渗装置存在以下弊端:1、无法对管道进行快速对接和紧固安装,降低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2、无法根据不同角度的排水管进行连接安装,且不具有超强防护防渗漏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用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用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用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管体,还包括左端对接管和固管件,所述连接管管体左端连通安装有左端对接管,所述左端对接管具体由对接螺纹管头、管缝密封螺纹和管缝密封环组成,所述左端对接管左端安装有对接螺纹管头,所述左端对接管外壁上设有管缝密封螺纹,所述左端对接管上镶套安装有管缝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固管件上安装有管箍,所述管箍上下端均焊接有箍耳,所述箍耳中央导通开设有钉孔;固管件用于将连接管管体两端的左端对接管与右端对接管进行紧固安装,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管体中央连通安装有软连接管,所述软连接管两端分别连通安装有左端对接管和右端对接管,所述软连接管外部包裹安装有防护密封海绵,所述连接管管体有多个的软节进行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对接管与右端对接管上均镶套有固管件,所述右端对接管与左端对接管结构组成相同,所述左端对接管与右端对接管两端均对接于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密封海绵上安装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内侧面上覆盖有拉丝护网;防护密封海绵用于对软连接管进行密封防护,防止损坏渗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大成绿色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大成绿色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8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乐枕
- 下一篇:一种活塞式液压张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