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的模型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4005.9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5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郑诗怡;郑荣跃;邓岳保;杨佳栋;朱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潘瑛超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联络 通道 施工 模型 实验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的模型实验平台,特点是包括模型地基、固定设置在模型地基上的试验箱和监测系统,试验箱的内部填满模拟地下土,模拟地下土内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主隧道和第二主隧道,第一主隧道与第二主隧道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一主隧道与试验箱的后壁之间设置有掘进通道,掘进通道与第一主隧道相互连通,第二主隧道与试验箱的前壁之间设置有掘出通道,掘出通道与第二主隧道相互连通,监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数据接收传输模块和应变采集模块;优点是不但能准确模拟盾构掘进机掘进时地下土层与主隧道之间的应变、受力状态,而且实验成本低、场地要求低,可满足大批量实验开展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技术,尤其是一种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的模型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的建造,联络通道作为两条隧道之间的应急通道,其建设需求大幅度提高;传统对联络通道的施工多采用浅埋暗挖法、冻结法进行施工,浅埋暗挖法则主要适用于硬质地质或无水稳定地质条件,冻结法在有水软土地质或有水砂性土地质中较为常用,但是上述传统方法存在工期长,沉降大,高环境要求等问题,因此机械法联络通道应运而生,其以“微加固、可切削、严密封、强支护”为基本特点,在施工速度,安全系数,成型通道质量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优越性。
现有的机械法联络通道的试验平台采用足尺实验,且由于现有市面上的盾构机体积均较大,无法方便的进入地下或搭建实验场所进行实验,故其实验大多在无土的环境下进行,现有的实验中采用液压千斤顶加压的方法来模拟地下土层对隧道的压力,但该方法所模拟的地下土层对管片的作用较为不准,相对应测得的实验数据与实际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出入,且足尺实验成本较高,对实验的场地等要求较高,无法满足大批量实验开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的模型实验平台,不但能准确模拟掘进时地下土层与隧道之间的应变、受力状态,而且实验成本低、场地要求低,可满足大批量实验开展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的模型实验平台,包括模型地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模型地基上的试验箱和监测系统,所述的试验箱的内部填满模拟地下土,所述的模拟地下土内从后至前依次固定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主隧道和第二主隧道,所述的第一主隧道与所述的第二主隧道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的第一主隧道与所述的试验箱的后壁之间设置有掘进通道,所述的掘进通道与所述的第一主隧道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二主隧道与所述的试验箱的前壁之间设置有掘出通道,所述的掘出通道与所述的第二主隧道相互连通,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数据接收传输模块和应变采集模块,所述的应变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主隧道壁上和第二主隧道壁上产生的应变数据,所述的数据接收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的应变数据并上传至所述的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4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PHC管桩垂直度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声纹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