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套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74446.0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9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宣蔚;刁景华;卫峰;乔艳鹏;魏同胜;李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宣蔚 |
主分类号: | B63B21/04 | 分类号: | B63B2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纪浩帅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套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套索装置,包括:U形块、杆、第一筒、第一弹簧、第二筒、插入管、拉线和缆绳,所述U形块一端与第一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筒固定连接,所述插入管插入第一筒内部,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插入管接触,另一端与第一筒接触;所述第二筒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纳插入管,所述U形块与杆连接,所述拉线穿过第一筒与插入管固定连接,所述缆绳与U形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杆来驱动U形块靠近缆桩,通过使用U形块和插入管套装在缆桩外侧,然后使用缆绳进行牵引,不需要人员上岸系缆,解决了人员上岸系缆风险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套索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靠岸之后,以往方法是利用勾杆拉近船舶与岸壁系缆设施之间的距离,靠近后人员上岸进行系缆作业。传统系缆作业的极其危险,人员容易失足落水。同时,维修碰垫时人员需要到海面进行作业,同样极其危险,人员容易失足落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套索装置,解决了人员上岸系缆、维修碰垫风险较大的问题
一种新型套索装置,包括:U形块、杆、第一筒、第一弹簧、第二筒、插入管、拉线和缆绳,所述U形块一端与第一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筒固定连接,所述插入管插入第一筒内部,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插入管接触,另一端与第一筒接触;所述第二筒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纳插入管,所述U形块与杆连接,所述拉线穿过第一筒与插入管固定连接,所述缆绳与U形块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筒、拉杆、第二弹簧、销轴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筒上方与弹簧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通孔和固定孔,所述销轴从弹簧筒穿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一通孔中,所述销轴下端形成有第二斜面,所述插入管形成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适配,所述插入管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弹簧筒和销轴接触,所述拉杆穿出弹簧筒且与销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管形成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弹簧插入到第二盲孔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筒和固定块,所述U形块与固定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筒内部并与U形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为铁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杆与固定筒花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拉环和限位环,所述拉线穿过固定筒后与拉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位于固定块和电磁铁之间,所述限位环与U形块和/或第一筒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穿过限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杆为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缆绳与U形块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杆来驱动U形块靠近缆桩,通过使用U形块和插入管套装在缆桩外侧,然后使用缆绳进行牵引,不需要人员上岸系缆,解决了人员上岸系缆风险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一;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二;
图3:第二筒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4:第二筒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5:缆桩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宣蔚,未经胡宣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74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水流实验用稳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在设施中放置色板诱芯监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