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聚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71610.2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9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南;何芷萱;方翌立;颜邦民;张丹;蒋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化研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龚端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装置 | ||
一种阻聚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体、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以及多个物料储罐,所述反应釜体的内空上部设置物料分布器,反应釜体的汽相排料口上设置竖直朝上延伸的填料精馏柱,所述填料精馏柱的延伸端经第一换热器与多个物料储罐的进料口并联,各物料储罐的进料口均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一输料泵,第一循环管路的上游端与反应釜体相连,下游端对物料分布器供料,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二输料泵,第二循环管路的上游端与反应釜体相连,下游端与填料精馏柱相连,位于填料精馏柱3/4高度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如酯交换反应汽相因缺失阻聚剂保护而产生的聚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聚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乙烯基醚类丙烯酸酯是新一代光固化材料、油墨、3D打印材料活性稀释剂。由于这类物质结构中含有双键、酯键及醚键,反应活性较高,在反应体系中易发生聚合反应导致反应失败。由于乙烯基醚遇酸性物质不稳定,乙烯基醚类丙烯酸酯的制备多采用酯交换法。通常采用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作为酯交换试剂,而丙烯酸甲酯和乙酯较容易在反应装置中发生聚合,影响设备稳定运行。
近年来,关于酯交换反应阻聚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阻聚剂的应用。然而,由于小分子原料沸点较低,容易汽化,而阻聚剂沸点较高,保留在液相中,导致阻聚剂难以发挥阻聚效果,汽相因缺失阻聚剂保护而发生聚合的现象。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有效防止汽相物料聚合的反应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聚反应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如酯交换反应汽相因缺失阻聚剂保护而产生的聚合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聚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体、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以及多个物料储罐,所述反应釜体的内空上部设置物料分布器,反应釜体的汽相排料口上设置竖直朝上延伸的填料精馏柱,所述填料精馏柱的延伸端经第一换热器与多个物料储罐的进料口并联,各物料储罐的进料口均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一输料泵,第一循环管路的上游端与反应釜体相连,下游端对物料分布器供料,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二输料泵,第二循环管路的上游端与反应釜体相连,下游端与填料精馏柱相连,位于填料精馏柱3/4高度位置。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位于第一输料泵的下游,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在第一循环管路上,第二换热器的物料进口设置第三阀门,位于第二阀门的上游,第二换热器的物料出口设置第四阀门,位于第二阀门的下游。
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
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三换热器、第五阀门,所述第三换热器为棘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五阀门位于第三换热器的下游。
各物料储罐均与负压源并联,各物料储罐和负压源之间设置第六阀门。
所述填料精馏柱为不锈钢丝网填料柱。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的上游端并联后,与反应釜体的底部相连,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的并联段上设置补气管,且通过第七阀门控制开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化研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化研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71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城市交通用道路标线涂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