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70676.X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汤海伟;辛海罗;滕森林;魏亚东;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E04G25/04;E04G2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施工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体、固定组件、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框体之间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螺杆、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螺杆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设有第一齿轮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可以满足不同的支撑需求,使用范围广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用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将一些临时物品进行支撑,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后续工作。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高度固定,无法根据需要来调节支撑面的位置高度,以及对墙面进行支撑时不便调节高度,减小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体、固定组件、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框体之间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螺杆、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螺杆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设有第一齿轮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设有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设有第二螺杆与第一支撑框体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转杆、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转杆位于第一支撑框体内部与第二螺杆之间通过设有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转杆之间设有第二齿轮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第一支撑框体底部设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底部设有滚轮,所述第四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框体底部呈矩形分布。
优选地,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框体顶部与第一支撑框体,所述第一螺杆位于第一支撑杆顶部贯穿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支撑杆同轴心。
优选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铰接。
优选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撑柱、导向柱,所述减震支撑柱位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减震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位于第二支撑板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导向柱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向柱贯穿通孔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设有与第一连接杆相对应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固定板两端,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两端所述第一转盘之间通过设有转轴相连接。
优选地,第二螺杆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两侧,所述第二螺杆贯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位于第一支撑框体内部并管贯穿第一支撑框体一端,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螺杆平行,所述同步带位于第二螺杆远离第一固定板一端。
优选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第一转杆两端,所述第四齿轮位于第二支撑杆顶部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为锥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70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舒适性高的智慧公交站台
- 下一篇:一种套管圆心定位及半径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