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沉降的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66173.5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彬;费亮嵘;王洪新;朱胜利;张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结构 地下 沉降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沉降的监测装置,包括拉线位移传感器、钢丝绳、监测套管以及采集器,所述监测套管埋设在道路结构层或地下结构下方,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所述监测套管内,其一端与所述监测套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连接,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道路结构层或所述地下结构中,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采集器之间信号连接构成数据交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实现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沉降的精确监测,装置简单,制作成本低,便于监测安装使用;(2)装置可将监测数据实时自动上传并由监测系统进行整理和分析;(3)能根据不同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监测要求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沉降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基层和地下结构的施工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和施工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需要监测施工期及道路通车条件下路基结构稳定性,检验路基结构和地下结构的施工效果,保证工程质量;揭示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变形规律,据此预测施工后沉降,指导后期施工安排;为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做到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判别工程是否安全及判断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处理施工质量的依据;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通过实测结果可以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确保后续道路和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然而,目前缺乏相应的成熟技术来解决该问题,提供的监测数据和结果存在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沉降的监测装置,通过在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下埋设PVC管及钢丝绳,将埋设在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中的拉线位移传感器与钢丝绳连接,对结构层的沉降进行监测。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沉降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位移传感器、钢丝绳、监测套管以及采集器,所述监测套管埋设在道路结构层或地下结构下方,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所述监测套管内,其一端与所述监测套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连接,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道路结构层或所述地下结构中,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采集器之间信号连接构成数据交互。
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道路结构层或所述地下结构中,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通过所述安装板上所开设的孔与所述钢丝绳连接。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围护在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外围。
所述监测套管包括柔性护管和PVC管,所述柔性护管与所述PVC管相连通且所述柔性护管设置在所述PVC管的上方。
所述PVC管的底端密封,钢丝绳固定在所述PVC管的底端。
所述PVC管的底部设置有水泥砂浆,所述PVC管的外围设置有回填沙土;所述PVC管通过所述水泥砂浆和所述回填沙土固定在所述道路结构层或地下结构下方。
所述采集器无线信号连接监测系统,两者之间构成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实现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沉降的精确监测,装置简单,制作成本低,便于监测安装使用;
(2)装置可将监测数据实时自动上传并由监测系统进行整理和分析;
(3)能根据不同道路结构层和地下结构监测要求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6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