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65679.4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6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益建 |
主分类号: | H01H23/14 | 分类号: | H01H23/14;H01H23/16;H01H23/12;H01H23/08;H01H2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兴瓯步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94 | 代理人: | 花修洋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压 推动 结构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包括开关壳体,所述开关壳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且所述开关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撑框架: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后端面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公共接线端子,且所述公共接线端子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导电片,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接线端子,且所述上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公共接线端子的右侧位置,并且所述上接线端子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导电片,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后端面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能便于采用滑动杆与摆动杆配合的方式对切换导电片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减小开关按键的转动角度,从而使得开关壳体面板厚度较薄,使得开关更加美观,且使得开关按键按压更加轻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其用于控制室内外灯具或插座电路的通断,通过推动开关按键进行控制,操作方便快捷,但是现有的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还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的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通常采用杠杆的原理控制电路的通断,该设计会使得开关按键与开关壳体面板之间的转动角度较大,使得开关按键相对于开关壳体面板较为突出,从而使得开关的厚度较厚,且普通的采用杠杆原理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需要较大的按压力才能控制开关,使用体验较差,
此,需要一种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厚度较厚且按压控制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推动式结构的开关,包括开关壳体和开关按键,所述开关壳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且所述开关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撑框架:
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后端面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公共接线端子,且所述公共接线端子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导电片,
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接线端子,且所述上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公共接线端子的右侧位置,并且所述上接线端子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导电片,
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后端面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接线端子,且所述下接线端子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导电片,
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后端面中部位置活动连接有切换导电片,且所述切换导电片的后端中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相接触,
所述内支撑框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摆动杆,且所述摆动杆的中部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拨动块,
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前端面上侧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且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上端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角度转化机构,
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前端面下侧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且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下端通过轴连接有第二角度转化机构,
所述开关按键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内支撑框架的前端面,且所述开关按键的后端面上下两侧位置设置有按压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采用滑动杆与摆动杆配合的方式对切换导电片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减小开关按键的转动角度,从而使得开关壳体面板厚度较薄,使得开关更加美观,且使得开关按键按压更加轻松。
优选的,所述切换导电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片与第三导电片之间,且所述切换导电片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内支撑框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切换导电片设置于第二导电片与第三导电片之间使得切换导电片转动时能够分别与第二导电片或第三导电片相接触,从而实现电路的切换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益建,未经王益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5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过滤阻力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疫苗瓶灌装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