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波束馈源阵天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57819.3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2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匡全进;刘良玉;陈克寒;张瑞珏;苏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5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馈源 天线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波束馈源阵天线支架,所述一种多波束馈源阵天线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和承载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承载组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所述承载组件上设有用于天线安装的若干安装台,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为一体机构。天线支架采用的是一体化设计,力学性能可靠,节省天线支架的安装时间,减少零件组装成型的天线支产生的累积误差,提高馈源阵天线的安装效率。其中一体成型采用的是3D打印一体成型,3D打印的原材料为AlSi10Mg。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波束馈源阵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用户链路多波束馈源阵天线是某卫星通信载荷转发器的重要组成之一,用以完成通信载荷与地面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信号传输任务,天线实现了空间电磁波与电信号之间转换,并对信号具有汇聚作用。馈源阵天线需要安装在天线支架上,再进行信号的接收。
现有的天线支架,有多个组件进行组装完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组装完成的天线支架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松动,且组装后的天线支架需要进行精度调教,使得馈源阵天线安装过程繁琐,安装精度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波束馈源阵天线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和承载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承载组件;
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所述承载组件上设有用于天线安装的若干安装台,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为一体机构。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长支撑柱、第二长支撑柱、第一短支撑柱和第二短支撑柱,所述第一长支撑柱、第一短支撑柱、第二长支撑柱与第二短支撑柱间隔设置。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一承载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短支撑柱,所述第一稳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短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长支撑柱,所述第二承载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短支撑柱,所述第二稳定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短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支撑柱。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台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杆上的若干第一安装台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杆上与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台面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安装台。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承载杆上均布有十六个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承载杆上的每一第一安装台的底面位于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承载杆上均布有十六个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承载杆上的每一第二安装台的底面位于第二倾斜面,每一第一安装台与相对的第二安装台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台上相同位置设有一第一安装螺纹孔,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台面上相同位置设有一第二安装螺纹孔。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稳定杆、第二稳定杆相对于所述第一长支撑柱、第二长支撑柱、第一短支撑柱和第二短支撑柱所围成的中心旋转对称分布。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长支撑柱、第二长支撑柱、第一短支撑柱和第二短支撑柱均为壁厚1mm的薄壁机构。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均为壁厚1mm的薄壁机构,且所述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稳定杆与第二稳定杆内置有加强筋。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且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采用拓扑优化一体化设计,一体承载组件与支撑组件为3D打印一体成型,且3D 打印的原材料为AlSi1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7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管道基质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