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800V驱动电机用耐电晕高PDIV漆包铜扁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20356038.2 申请日: 2022-02-22
公开(公告)号: CN216902303U 公开(公告)日: 2022-07-05
发明(设计)人: 杨绪清;杨立山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B7/17 分类号: H01B7/17;H01B7/29;H01B7/28;H01B7/02
代理公司: 辽宁中科品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1 代理人: 王丽琼
地址: 110000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800 驱动 电机 用耐电 晕高 pdiv 漆包铜扁线
【说明书】:

800V驱动电机用耐电晕高PDIV漆包铜扁线,所属新能源汽车电机绕组线技术领域,漆包铜扁线包括铜扁线和漆膜,漆膜包括底漆层、中漆层Ⅰ、中漆层Ⅱ和面漆层;漆膜总厚度为0.28~0.30mm。底漆为2遍涂覆,中漆为22~23遍涂覆,面漆为6遍涂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层漆牢固包覆铜扁线,解决了大厚度漆膜使用时容易开裂脱落问题,稳定性好、耐高温、漆膜均匀,且具有良好的耐电晕性能和较高的PDIV,产业化实现性良好,能够用于高负荷、大功率的新能源汽车800V电机,达到耐电晕300h以上、PDIV1500V以上,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绕组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800V高效驱动电机应用的高耐电晕高PDIV漆包铜扁线。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电池为动力源的汽车,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驱动汽车行驶的机械能。电动汽车启动以及紧急加速时,铜线上产生强度很大的电晕,因此需要耐大电流、和高脉冲电压的特种绕组线。

现有耐电晕技术常采用复合云母带绕包的方式来增加耐电晕性能、提高耐压能力,或者在绕线过程中增加匝间绝缘的方式实现。这种实现方式由于绝缘层厚度增加,在经过弯曲后易出现开裂,弯曲处的绝缘能力大大下降,另外还带来绕组体积增大、散热性差、加工工艺复杂等问题,从而带来产品成本和可靠性问题。对此,行业也应用漆包线,漆包线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分组成,是裸线经过上漆制成。

其中,CN202976926U公开了一种双层漆膜耐电晕漆包铜扁线,复合漆膜层是由底漆和面漆所组成,底漆为耐电晕树脂漆(杜邦-voltatex7735),占70%-90%厚度;面漆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漆(杜邦-voltatex8827),面漆占10%-30%厚度。该种漆膜虽然成本低,但是耐电晕性能还是不佳,不适用800V电机的使用要求。

CN102034568A公开了一种耐电晕漆包铜扁线及其加工工艺,扁线导体外涂设有三层绝缘漆膜,第一层为聚酯漆膜,第二层为耐电晕漆膜(HPH-35A型耐电晕漆),第三层为聚酯亚胺或聚酰亚胺漆膜,漆膜总厚度为0.12-0.17mm,耐电晕漆膜厚度0.03-0.05mm。工艺为每涂一层,然后在380±30℃温度区间产生交联和固化反应,自然冷却后,重复上述涂漆过程,重复过程11次;每次涂设的漆层厚度控制在0.01mm-0.015mm之间。该涂漆工艺只能支持较薄漆膜(总厚度为0.12-0.17mm),漆膜薄不能够达到良好的耐电晕效果,如果漆膜加厚则有开裂脱落隐患。

CN210200349U公开了一种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铜扁线的外侧依次设有第一漆层(聚酰胺酰亚胺漆层)、金属屏蔽层、第二漆层(尼龙纤维丝漆层)、耐磨层(聚苯并咪唑树脂层),共有四层结构。其中,第一漆层的厚度0.06-0.08mm,金属屏蔽层的厚度0.03-0.05mm,第二漆层的厚度0.1-0.12mm,耐磨层的厚度0.02-0.04mm;总厚度为0.21-0.29。其因为四层漆膜,层级结构复杂,且总厚度较厚,所以需要曾强结合度,即采用第一漆层设有若干第一斜槽,金属屏蔽层设有若干第二斜槽的方式增加结合强度,以防止层分离,脱落。但该种方式,开设斜槽会影响层面的厚度,斜槽部分厚度相对较薄,不能够达到均匀耐电晕效果,使用寿命短,斜槽部位有被击穿的安全隐患。

CN213691498U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24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主要创新点在于使用的铜扁线为二次退火,退火后形成有氧惰性的钝化层;漆膜包括第一绝缘层(聚酰亚胺漆)、屏蔽层(锡)、第二绝缘层(聚酰亚胺漆)和修复层(聚乙烯醇缩丁醛,其中密布有5μm以下玻璃微珠),第一绝缘层与屏蔽层之间还螺旋缠绕有铜丝(铜丝直径0.03-0.05mm,铜丝螺距0.2-0.3mm)。该设计虽然能够适用240级耐电晕,但是制备复杂,材料及工艺成本很高,经济实用性差,没有市场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6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