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53792.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0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吴海全;冯志鸿;贡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冠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罗森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密封圈和后盖组件,所述后盖组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并形成腔体,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后盖组件之间;其中,所述后盖组件包括缓流件和后盖壳体,所述后盖壳体设有拾音口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槽孔,所述拾音口通过两个所述槽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缓流件设置在所述拾音口与两个所述槽孔的连接处,使得空气能够通过所述拾音口从其中一个所述槽孔进入所述腔体后被所述主体部上的麦克风拾音,而后通过另一个所述槽孔及拾音口流出所述腔体外部。该耳机对经过拾音口预进入腔体的空气进行滤隔和缓流,而进入了腔体的空气能够排出,以此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减少麦克风因涡流而产生的风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各种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将耳机与终端连接以实现聆听音乐以及通话等功能,因此,对耳机的控制研究已经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般情况下,麦克风在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信号时,不可避免的同步接收到外部的噪声信号,这些噪声信号容易造成麦克风过载失真,导致语音通话质量不高。
例如,当空气经过拾音孔或者进入耳机内部的腔体后无法排出,空气就会形成涡流,而这些涡流在麦克风的作用下转换为声音信号时就会形成风噪声,这些风噪声则会影响到耳机的语音通话,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耳机可以很好的降低风噪声,以提高通话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旨在减少耳机内涡流的产生,从而减少麦克风因涡流而产生的风噪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主体部、密封圈、和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一侧的后盖组件,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后盖组件之间,所述后盖组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并形成腔体,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后盖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后盖组件包括缓流件和后盖壳体,所述后盖壳体设有拾音口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槽孔,所述拾音口通过两个所述槽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缓流件设置在所述拾音口与两个所述槽孔的连接处,所述主体部内设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的麦口位于所述腔体内,使得空气能够通过所述拾音口经过所述缓流件并从其中一个所述槽孔进入所述腔体后被所述麦克风拾音,而后通过另一个所述槽孔及所述拾音口流出所述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主体部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安装腔,所述麦克风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后盖壳体包括设置有所述槽孔的后端盖和设置有所述拾音口的装饰盖,所述后端盖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装饰盖连接在所述后端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缓流件安装在所述后端盖和所述装饰盖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凹槽区域,所述凹槽区域与所述密封圈的形状及位置都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槽孔设置在所述凹槽区域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区域和所述主体部上的支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拾音口包括环形缝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所述拾音口的面积不小于5.0平方毫米;和/或,所述槽孔的体积不小于9.0立方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耳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和所述麦克风为两个,两个所述腔体相邻但不互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冠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冠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3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