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体外诊断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8063.6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11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姚璟;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菲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曹月明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体外 诊断 唾液 取样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唾液取样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体外诊断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左端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口、纤维头套和弹性压筒,医生可以按压按压块,使得弹性压筒被压缩且发生形变,此时弹性压筒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通口和纤维头套排出,然后将连接管放入至病人口腔中,使得纤维头套可以充分的吸收病人口腔中的唾液,然后松开按压块,此时弹性压筒将会发生复位,同时纤维头套内部的病人唾液将会发生渗透而通过通口被收集在连接管和弹性压筒的内部,操作简单便利,提高了医生的作业效率,同时由于纤维头套具有可拆卸替换性,有效的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唾液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体外诊断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产品主要由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构成,体外诊断行业与检验医学构成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目前,医生在对病人进行体外诊断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相对应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而现有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尽管可以达到基本的取样收集效果,但是其自身步骤多且效率低,并且会存在一定交叉感染的风险,进而不利于医生的作业使用。
同时,现有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缺乏良好的拆卸结构,从而导致了医生无法对其各个部件进行拆分,使得在后续对其进行清洁消毒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一定的死角区域,进而在后期使用中容易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体外诊断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具有便于操作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和便于全面清洁消毒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体外诊断的唾液取样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左端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通口外部的纤维头套,所述纤维头套采用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软性材料制成,其自身具有无毒、无味和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且纤维头套可以渗透液体以及气体,所述连接管右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外套块,所述外套块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压筒,所述弹性压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按压块,所述外套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的内部且与连接块的内壁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左侧顶部的中央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连接块正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圆轴,所述圆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弧块,所述活动弧块的顶端位于安装块的内部,所述活动弧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弧块的尺寸相同,两个所述活动弧块彼此之间关于连接块中心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弧块顶端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活动弧块和安装块并延伸至安装块的外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活动弧块和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的内部,由于螺纹杆的设计,从而可以对活动弧块起到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使其不会发生位置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弧块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套块外侧内部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外表面与外套块的内表面活动连接,由于活动弧块和卡块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对外套块和连接块之间的固定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外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与定位块的外表面相适配,由于限位槽与定位块之间的配合,从而便于实现对外套块和连接块之间的安装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与活动弧块顶端的外表面相适配,由于卡槽的设计,从而便于活动弧块的顶端收纳至安装块的内部,同时也方便后续通过螺纹杆来对活动弧块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菲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菲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8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照明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自动抛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