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站仪棱镜放点定位的装置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8000.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鸽;李喜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1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站仪 棱镜 定位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站仪棱镜放点定位的装置及结构,该装置包括套件和定位杆,所述套件为中空设置的圆锥体且圆锥体的底面敞口设置,所述套件用于与全站仪棱镜的圆锥尖端配合,以使套件套设在全站仪棱镜的圆锥尖端,所述定位杆与套件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且定位杆一端与圆锥体尖端固定,另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从而使得另一端为尖端,便于竖直插入土层以形成定位点。该装置操作方便,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站仪棱镜放点定位的装置及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测量时,常采用全站仪棱镜,全站仪棱镜包括棱镜杆和设于棱镜杆下端用于在测量点留下定位点的圆锥尖端,定位使用时,先用全站仪棱镜在测量点留下定位点,然后移动全站仪棱镜,再在定位点处打上钉子,然后重复操作,在每个定位点上都打上钉子,再在两钉子之间挂线,再进行弹线。
然而,如果施工现场的测量区域为沙土、淤泥等易坍塌、流动性强的区域,全站仪棱镜留下的定位点不容易保存。极可能在全站仪棱镜拔出的瞬间,底下的定位点就已经消失。这样不但会影响定位精度,而且还给施工造成不便,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站仪棱镜放点定位的装置及结构,该装置操作方便,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和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全站仪棱镜放点定位的装置,包括套件和定位杆,所述套件为中空设置的圆锥体且圆锥体的底面敞口设置,所述套件用于与全站仪棱镜的圆锥尖端配合,以使套件套设在全站仪棱镜的圆锥尖端,所述定位杆与套件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且定位杆一端与圆锥体尖端固定,另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从而使得另一端为尖端,便于竖直插入土层以形成定位点。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体由一个圆环和若干斜杆构成,所有斜杆的一端均与圆环固定且均匀分布在圆环上,所有斜杆的另一端相交为一点构成圆锥体尖端。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为一根。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斜杆和定位杆一体成型制成。
一种用于全站仪棱镜放点定位的结构,包括全站仪棱镜,所述全站仪棱镜包括棱镜杆和设于棱镜杆下端的圆锥尖端,包括前面所述的装置,装置的套件可移动套设在全站仪棱镜的圆锥尖端,便于定位后,装置的定位杆部分插入土层以形成定位点,从而可将全站仪棱镜从套件中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套件对应的长度小于全站仪棱镜的圆锥尖端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套件能与全站仪棱镜圆锥尖端配合,使得套件贴合套在圆锥尖端表面且易从全站仪棱镜的圆锥尖端表面取下,当全站仪棱镜定位准确后,将定位杆竖直插入土层后,再将全站仪棱镜取出后,定位杆在土层形成的定位点也就精确,同时因定位杆是插入土层内的,并具有一定深度,从而能避免因测量区为沙土、淤泥等易坍塌、流动性强的原因使得定位点消失,从而能提高定位精度,避免重复定位,提高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施工现场利用施工废料制作,具有在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一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二装置的俯视图。
图4-实施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三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挂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8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硅胶TPE原材料的粉尘回收装置
- 下一篇:犊牛喂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