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5025.5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郭立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输送 装置 滑动 中间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限位组件、支撑组件和滑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乘客输送装置跨土建伸缩缝的情况,实现乘客输送装置可随伸缩缝变化而相对移动,不会因伸缩缝的变化对乘客输送装置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客输送装置领域、具体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尤其涉及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
背景技术
乘客输送装置作为公共场合中广泛使用的运输型公共设备,其跨距有长有短,中间支撑是一种在乘客输送装置跨距较大时的常用辅助支撑设备。
通常乘客输送装置的支撑都是固定的,即乘客输送装置在左右、前后是不可移动的,但在某些特殊场合,比如乘客输送装置正好跨越建筑伸缩缝等,这时候如果继续采用固定式的中间支撑,会在建筑热胀冷缩时对桁架造成较大应力集中,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坏乘客输送装置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5204593U和CN213622831U均为固定式支撑,公开号:CN202785216U为乘客输送装置上防地震或跨伸缩缝的中间支撑装置,其目的主要是提供乘客输送装置上高度方向能够调节的防地震或跨伸缩缝的中间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乘客输送装置可随伸缩缝变化而相对移动,不会因伸缩缝的变化对乘客输送装置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包括支架组件、限位组件、支撑组件和滑动组件;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座和第一紧固件,所述支架座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土建固定;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高度可调的支撑板和第二紧固件,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支架座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件、第一滑动片和第三紧固件,所述安装件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件中部开有凹槽,第一滑动片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限制第一滑动片的水平移动,第一滑动片的上表面高于安装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滑动片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第二滑动片和第四紧固件,所述限位件和第二滑动片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乘客输送装置的桁架的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滑动片接触支撑在第一滑动片上可相对水平滑动;所述限位件的前后两端在乘客输送装置的运行方向上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低于支撑板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片由特氟龙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片与所述凹槽是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包括限位件前端的第一突出部和限位件后端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下表面都低于支撑板的上表面10mm以上。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支撑板相对面的间隙大于建筑伸缩缝变化范围10mm。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动片为不锈钢材料,第二滑动片与第一滑动片的接触面为经过机加工的光滑表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由平板,若干不同厚度的垫片和顶升机构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乘客输送装置跨土建伸缩缝的情况,实现乘客输送装置可随伸缩缝变化而移动,不会因伸缩缝的变化对乘客输送装置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隐藏部分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5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对超细金属硅粉的喷吹返包装置
- 下一篇:防拔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