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门传递窗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2135.6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俊;余宵辉;丛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固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5B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门 传递窗 | ||
一种三门传递窗,包括传递窗主体、互锁联动装置和外部门锁,传递窗主体及内部紫外线消毒。其特征在于传递窗主体的三扇门可以互锁,即同一时间只能打开一扇门,每扇门都有透明玻璃可以观察窗内物品,窗体内含有紫外线消毒可对传递的衣物、药物或者污物进行消毒。本实用新型降低医院基建成本,补足市场此类产品的形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及设施。
背景技术
病房与病房间的物品传递一般通过传递窗进行。传统的传递窗包括传送通道、设置在传送通道前后两端的前门和后门,操作过程为:打开前门或后门,将要传递的物品放入传送通道内,关闭前门或后门,然后进行消毒,再打开后门或前门,取出物品,最后再关闭后门或前门。在实际操作中,前门和后门之间需要有互锁装置,避免出现前门和后门同时打开的现象,导致病房与医护通道之间房空气对流,引来传染传播危害。
最接近现有技术,目前国内现有的传递窗都是双门形式,即一扇门对病房内一扇门对病房外。这样的传递窗形式只能是一个病房用一个传递窗(打开机构)。而国内大部分医院都是好几个病房并排一列。一个病房用一个传递窗的基建成本显然会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补足现有产品的形式空缺,首次提出一种“三门”设计的传递窗,应用于相邻两个病房,让两个并排的房间公用一个传递窗。本申请的核心创新点在于给出三门传递窗的结构本体设计和披露了一套应用于该结构本体上的机械互锁逻辑。机械互锁机制保障日常使用过程安全,作为核心专利申请,为后续应用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申请做准备。
技术方案:
一种三门传递窗,其特征在于,供两个相邻的病房公共使用,包括传递窗主体1、互锁联动装置和外部门锁4;所述传递窗主体1为框架通道结构体,沿医护通道嵌入两个相邻病房公共壁上,包括三个联通的通道,分别跨接两侧病房和前方医护通道;三个通道对应三扇门;所述外部门锁4设置三个,分别设置于三扇门外,所述互锁联动装置和外部门锁4协同工作实现三门互锁,同一时间只能开一扇门,每个外部门锁4为使用者选择打开所在门或者保持所在门关闭状态。
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其特征在于,三个通道分别设置有三扇门,为医护通道门1-1、病房一门1-2、病房二门1-3,病房一门1-2和病房二门1-3相对;
三扇门都分别配置两个限位槽,分别与互锁联动装置相互配合。
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包括六根连杆,为一对长直连杆、一对大弯角连杆和一对小弯角连杆,其中,长直连杆布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侧病房门之间,大弯角连杆和小弯角连杆对称布置于医护通道门和两个病房门之间相邻位置;各个连杆一端带钩,分别与带限位槽的三扇门形成互锁机制;各个连杆另一端为自由端,三扇门在关闭状态分别与连杆自由端接触。
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还包括销和弹簧,形成作动机构,其中弹簧用作能量转换;每根连杆中间设置有孔,采用销及孔成为连杆的转动支点,将连杆设计成杠杆;每根连杆的一端自由,而另一端的末尾设有直角转折段;所述直角转折端分为正侧和背侧,其正侧为弯钩用于与限位槽进行咬合,其背侧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基座安装固定,且靠近限位槽;所述连杆在销和弹簧的配合下,与限位槽实现内部锁锁定/解除功能:当弹簧处于释放状态时直角转折段正侧弯钩与近端的门的限位槽相咬合,从而该门被从内部锁定,该门无法通过其外部门锁打开;当弹簧被压缩时直角转折段与近端的门的限位槽相分离,当门的两个限位槽均与直角转折段相分离时,该门内部锁解除。
六根连杆,分别为连杆一2-1、连杆二2-2、连杆三2-3、连杆四2-4、连杆五2-5、连杆六2-6;六个销,分别为销一3-1、销二3-2、销三3-3、销四3-4、销五3-5、销六3-6;六个弹簧,分别为弹簧一6-1、弹簧二6-2、弹簧三6-3、弹簧四6-4、弹簧五6-5、弹簧六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固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强固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2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冲压加工用多冲头模组
- 下一篇:一种自清底式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