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1887.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6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悦刚;袁永坤;曹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0 | 分类号: | B65G53/50;B65G5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管道 输送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沿气流方向,所述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鼓风机、喷射装置、加热干燥管、输送管和反应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外接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内的物料进入所述喷射装置后随气流输送,所述输送管靠近所述加热干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固定连接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吸收物料在所述加热干燥管产生的水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在装置结构简单的基础上,通过气动管道输送、加热干燥管和干燥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升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干燥程度和密封效果;并且气动管道输送的方式无回程,物料输送效率更高,同时防止物料的洒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食品和医药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对水分敏感的物料,该类物质容易受外界空气中水分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例如在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无水氟化钠,一般是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到反应釜的进料口,粉末状的无水氟化钠在输送带上暴露后,容易受外界空气中水分的影响,形成结块,从而影响取代反应的效率,增加反应时间,并且还会影响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输送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该类物料的干燥程度和密封效果至关重要。
CN113932568A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合干燥用输送设备,所述高效混合干燥用输送设备包括搅拌部,搅拌部包括转动设置在干燥筒内的丝杆、与丝杆螺纹连接的破碎板、与丝杆螺纹连接的活动板、滑动设置在丝杆上的螺旋软管和间隔设置在螺旋软管内壁的吸水层,活动板和破碎板之间设有滤网,活动板和破碎板之间形成破碎腔。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通过螺旋软管的转动将物料通过离心力甩至吸水层进行将物料上的水分吸附,但是该装置并不适合用于对比重较轻的物料进行干燥和输送。
CN108106408A公开了一种红外干燥炉用物料输送设备,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垂直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齿轮输送装置,且齿轮输送装置的两端均延伸至固定箱的外部,齿轮输送装置的两侧安装有与固定箱底端内壁连接的第一挡板,固定箱的顶端内壁依次连接有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且第二吸气管位于齿轮输送装置正上方,固定箱的两侧外壁焊接有对称设置的连接箱,连接箱内部设置有风机,风机的一侧连接有防尘网。该装置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表面的灰尘和碎屑等杂质进行清除回收,并未有效提升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干燥程度和密封效果。
CN102494524A公开了一种中试用循环气流干燥装置,由鼓风机、循环气流干燥管道、螺旋进料器和一、二级旋风分离器、引风机以及产品螺旋输送机等组成的物料干燥系统,在循环气流干燥管道和旋风分离器的交汇处设置有呈x状的且由开合阀板控制的干燥物料分配器;一、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下料口处分别设有闭风器并与产品螺旋输送机相连,在引风箱中设置有12个用于调节气流干燥管道湿度的超声雾化器。该装置采用气流实现对物料的干燥,但是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物料输送装置,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干燥程度和密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在装置结构简单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干燥程度和密封效果;并且气动管道输送的方式没有回程,物料输送效率更高,同时防止物料的洒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沿气流方向,所述气动管道输送系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鼓风机、喷射装置、加热干燥管、输送管和反应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外接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内的物料进入所述喷射装置后随气流输送,所述输送管靠近所述加热干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固定连接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吸收物料在所述加热干燥管产生的水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1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装置及油烟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极耳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