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疏通性能的雨污分流井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1878.1 | 申请日: | 2022-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3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全;朱祖燕;郭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凯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0;E03F5/14;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通 性能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疏通性能的雨污分流井,涉及市政给排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雨污分流井内的过滤装置被杂物堵塞后会导致该井无法再对雨水进行过滤排放,会导致路面积水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井体、设置在其内的开设有若干个长条形槽的篦子一,井体内设置有在井体内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的若干个疏通件,若干个疏通件分别对应一个长条形槽,井体外周壁上设置有与疏通件通过传动连接的施力组件,施力组件包括一个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集水箱,井体上开设有与集水箱相连通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在篦子一堵塞后雨水沿进水口进入到集水箱内,集水箱装水下滑并传动疏通件运动,将长条形槽上的异物疏通,保障了井体排水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给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疏通性能的雨污分流井。
背景技术
雨水是水资源循环中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宝贵的水资源。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不透水路面的面积日益增多,大量的雨水径流未加以利用就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量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因而对雨水加以适当处理,不仅可节约水源,还可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
在日常的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人们通过安装雨污分流井对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以方便后续对雨水的处理,而现有的初步过滤方法都是通过安装过滤装置对树叶等进行分离,但是由于受到杂物的堆积,极易造成过滤装置的堵塞,致使该井体无法进行排水,导致路面产生积水。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疏通性能的雨污分流井,用来解决现有的雨污分流井内的过滤装置被杂物堵塞后会导致该井无法再对雨水进行过滤排放,会导致路面积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井体、可拆卸连接在其内的篦子一,所述篦子一的顶面在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长条形槽,所述井体内设置有在井体内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的若干个疏通件,每个所述疏通件分别对应一个长条形槽,所述井体外周壁上设置有与疏通件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的施力组件,所述施力组件包括一个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顶面开口的集水箱,所述井体上开设有与集水箱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集水箱装水下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篦子一堵塞后雨水沿进水口进入到集水箱内,集水箱装水下滑并传动疏通件运动,将长条形槽上的异物疏通,保障了井体排水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体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容纳箱,所述集水箱位于容纳箱内,所述容纳箱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大于集水箱的重力且小于集水箱满载后的重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通件的宽度小于长条形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疏通件的宽度小于长条形槽的宽度,使得其在穿过长条形槽的时候,会减少受到因堵塞物在疏通件与长条形槽之间的挤压而导致其无法恢复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放水槽,所述容纳箱上开设有与井体相连通的放水口,所述放水槽的放水量小于进水口的进水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放水槽和进水口的进水量进行限定,有效的确保了当篦子一被堵塞后,集水箱内能存住积水并下滑,当篦子一不再堵塞时,集水箱内的水能由放水槽流出,保证集水箱能恢复原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通件位于篦子一的下方,所述传动件为一根转动连接在放水口上的撬杆,所述撬杆的一端位于疏通件的下方,所述撬杆的另一端位于集水箱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箱遇水下滑时与撬杆抵触,撬杆发生转动与疏通件抵触,使长条形槽得到疏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体顶面可拆卸连接有篦子二,所述篦子二的顶面与井体顶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凯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凯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1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