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34018.5 | 申请日: | 2022-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4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孔宁淼;薛连军;殷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宁淼 |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00;F24H9/1818;F24H9/20;F24H15/305;F24H15/223;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安学慧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热水 循环 工艺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包括聚合反应釜,所述聚合反应釜中设置有换热盘管,聚合反应釜的外侧设置有与换热盘管出口相连通的回流管,回流管远离合换热盘管的一侧设置有热水箱,热水箱与换热盘管之间设置有循环进水组件,所述热水箱的外侧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热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冷水箱,冷水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分管,所述热水箱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分管,第二分管与第一分管之间设置有三通管件。该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运作第二水泵时,打开第五电磁阀,且第四电磁阀关闭,经过注水管导流,即可将冷水箱中的冷水注入聚合反应釜中打开第四电磁阀,且保持第五电磁阀关闭,经过注水管导流,即可将热水箱中的热水注入聚合反应釜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反应釜用热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聚合反应是把低分子量的单体转化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过程,聚合物具有低分子量单体所不具备的可塑、成纤、成膜、高弹等重要性能,可广泛地用作塑料、纤维、橡胶、涂料、黏合剂以及其他用途的高分子材料,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设备,一般是立式圆柱形高压釜。
在聚合反应釜上需要进行恒温,恒温工作可由热水循环工艺设备完成,但传统热水循环工艺设备结构相对简单,仅能单一的完成热水循环的工作,但在实际使用使用中,需要有时需要对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冷水或热水,人工手动加入较为不便,而传统热水循环工艺设备不具备可以对聚合反应釜中进行注水的缺点,给人们使用带来了不便,故而提出一种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具备可以机械化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注入热水或冷水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热水循环工艺设备仅能单一的完成热水循环的工作,不具备可以对聚合反应釜中进行注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包括聚合反应釜,所述聚合反应釜中设置有换热盘管,聚合反应釜的外侧设置有与换热盘管出口相连通的回流管,回流管远离合换热盘管的一侧设置有热水箱,热水箱与换热盘管之间设置有循环进水组件,所述热水箱的外侧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热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冷水箱,冷水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分管,所述热水箱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分管,第二分管与第一分管之间设置有三通管件,三通管件与聚合反应釜之间设置有注水组件。
进一步,所述回流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连通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循环进水组件包括设置在热水箱与换热盘管之间的水源进口管,和设置在水源进口管外侧的第三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水源进口管外侧的第一水泵。
进一步,所述冷水箱的外侧设置有自然水接口。
进一步,所述第二分管的外侧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分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五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注水组件包括设置在三通管件外侧的注水管,以及设置在注水管外侧的第二水泵。
进一步,所述热水箱中设置有加热棒,热水箱中还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运作第一水泵,利用回流管和水源进口管进行导流,即可使得热水箱中的热水循环从换热盘管中通过,实现热水的循环。
2、该聚合热水循环工艺设备,运作第二水泵,打开第四电磁阀,且保持第五电磁阀关闭,经过注水管导流,即可将热水箱中的热水注入聚合反应釜中,运作第二水泵时,打开第五电磁阀,且第四电磁阀关闭,经过注水管导流,即可将冷水箱中的冷水注入聚合反应釜中,实现机械化注水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宁淼,未经孔宁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4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