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31379.4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6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忠辉;张晶;周建强;杨伟琳;于亚君;段雪厚;黄昊;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50 | 分类号: | F21S41/50;F21V14/00;B60R13/04;F21W107/10;F21W104/00;F21W10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覆盖件。外覆盖件覆盖于汽车车头位置,且包覆汽车的格栅灯带和大灯区域;其中,该外覆盖件包括:调光膜;贴合于调光膜两侧的夹层;其中,调光膜连接电极,电极连接用以调整电极电压的控制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覆盖件,可以解决在灯光关闭时,大灯组件及灯光导条内部结构等外露,影响整车的美观及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覆盖件。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灯光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汽车外饰上,在车灯之外,比如司标、格栅等也做可调发光效果来满足外观的智能化。然而,车辆的各个发光构件之间外观有差异,灯光关闭之后,导致大灯组件及灯光导条内部结构等外露,影响整车的美观,用户体验较差。
但是,现有的解决方案是为匹配优化各个发光构件,而分别设计每个构件,来达到外观造型的美化,成本较高。从造型简约和环保以及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在设计上也要考虑减少零件数量,减少使用材料种类。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外覆盖件,用于遮挡车辆的发光构件,从而解决灯光关闭时发光构件的结构外露的问题,使车辆外观一体化,以满足不同人群对车辆外观的需求。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外覆盖件,
所述汽车外覆盖件覆盖于汽车车头位置,且包覆汽车的格栅灯带和大灯区域;
其中,所述汽车外覆盖件包括:
调光膜;
贴合于所述调光膜两侧的夹层;
其中,所述调光膜连接电极,所述电极连接用以调整电极电压的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光膜按照所述大灯和所述格栅灯带的数量、位置及形状划分为至少一个分区,每一个所述分区连接一组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格栅灯带贴合于汽车格栅且位于所述外覆盖件的后方;
所述大灯位于所述外覆盖件的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一端与整车控制器、大灯控制器和格栅灯带控制器连接,接收大灯和格栅灯带的开启或关闭的信号;
所述控制器另一端与所述调光膜每一个分区上的电极连接,根据所述大灯控制器和格栅灯带控制器的信号控制所述调光膜的各个分区的透明与不透明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光膜根据所述控制器输入的电压不同来改变透光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光膜为SPD调光膜、EC调光膜、PDLC调光膜或LC调光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层由聚碳酸酯材料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汽车外覆盖件与大灯、格栅灯带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提供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所述外覆盖件覆盖于汽车车头位置,且包覆汽车的格栅和大灯区域包括;其中,所述汽车外覆盖件包括:调光膜;贴合于所述调光膜两侧的夹层;其中,所述调光膜连接电极,所述电极连接用于调整电极电压的控制器。可以通过车灯的开启关闭控制调光膜的通断电情况,从而控制整块外覆盖件不同区域的透明、磨砂效果,可以取得以下效果:当车灯关闭时为磨砂状态以遮挡其内部结构;当车灯开启时变透明从而正常使用灯光,使车辆外观一体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1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车辆视觉系统的级联显示屏自适应标定装置
- 下一篇:防烟防火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