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袖患者术后过渡枕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9929.0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3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烨阳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赵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术后 过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袖患者术后过渡枕,涉及医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包括过渡枕和肩带,过渡枕两端安装有用于连接肩带的插扣,过渡枕中央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部填充有用于支撑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位于支撑部两端的边垫,边垫外表面为弧形;位于支撑部中央的调节部,调节部设置有中空的腔体,腔体内置放有球囊;调节部和边垫之间设有连接块;边垫背部设置有插头,调节部两边都设置有插孔,连接块两侧分别设置有插头和插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球囊的充放气来改变过渡枕的厚度便于病患逐渐恢复。其次边垫采用弧形块,符合人体人工学设计,对胳膊和人体侧边压迫感更小,采用弹性材料,有较好的弹性,其次透气性好有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肩袖患者术后过渡枕。
背景技术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而目前在肩袖损伤的治疗过程中需用外展支架固定3个月,因固定时间较长,患者3个月后患肢无法正常放下,需一段时间过度,因此需要一种巨肩袖患者术后过渡枕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现有的专利CN201920060374.0一种巨大肩袖患者术后过渡枕,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过渡枕和过渡枕链牙,所述过渡枕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渡枕链牙,所述过渡枕链牙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拉链,所述过渡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袋口耳仔,所述第一袋口耳仔远离过渡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母扣,所述过渡枕远离第一袋口耳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袋口耳仔,所述第二袋口耳仔远离过渡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母扣,所述第二母扣的内壁上套接有第二子扣,所述第二袋口耳仔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撞钉,所述第二子扣远离第二母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枕带,本实用新型供患者佩戴一段时间,起到过渡作用,使患者患肢能完全放下,而没有不适反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是该技术方案中过渡枕不能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逐渐调节枕体的大小,导致患者过渡恢复时间较长,且舒适度和适应性都比较差,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袖患者术后过渡枕,通过气囊和可拆卸的支撑部去调节的枕体的厚度和形状,解决了现有的过渡枕不能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逐渐调节整体的大小,导致患者过渡恢复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肩袖患者术后过渡枕,包括过渡枕和肩带,所述过渡枕两端安装有用于连接肩带的插扣,所述过渡枕中央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填充有用于支撑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边垫,所述边垫位于所述支撑部两端,且所述边垫外表面为弧形;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位于支撑部中央,所述调节部中部设置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内置放有球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调节部和所述边垫之间;所述边垫背部设置有插头,所述调节部两边都设置有插孔,所述连接块两侧分别设置有插头和插孔;所述边垫、调节部以及连接块之间通过插头和插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包括对接块和用于连接两对接块两边侧的的软边,所述对接块为弧形且两对接块弧形面相对,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对接块的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边垫、对接块和连接块均为弹性材料3D打印的晶格结构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烨阳,未经徐烨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9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路固定组件及储能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消声降噪通风管道及消声降噪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