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5369.1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曹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轲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林捷达 |
地址: | 465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缝合针,包括针体,针体呈弧形,针体的一端设置有针尖部,针体远离针尖部的一端设置有穿入部;穿入部包括固定部、限制部、连接部和滑入部,固定部与针体背离针尖的一端连接,限制部与针体背离针尖的一端连接,连接部与固定部远离针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入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位于固定部和限制部之间,滑入部与限制部之间的间隙为滑入口,限制部与固定部之间的间隙和滑入部与固定部之间的间隙为固定口,滑入口朝向针体圆心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缝合线顺着弧度划入到滑入口中,不容易脱离针体,同时固定部与病人的伤口相接触,限制部与滑入部不容易刮蹭到病人的肌肉组织,提高了缝合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缝合针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在医生对病人的手术结束时,需要用缝合针对医生的伤口进行缝合。而现有缝合针由于结构原因很难将手术线穿入缝合针的针孔内,使用不方便,影响治疗效果。存在穿线比较困难,费时多,不利于手术的快速进行,为克服这一问题,部分技术将针孔设计为开口形状,在针孔处设置进线槽结构,但进线槽为直通结构,手术线容易滑出。
目前,专利号为CN200920027059.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术缝合针,包括针体和针孔,该针体上设置V形导线槽,V形导线槽一端与针孔连通,另一端为喇叭形开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医生进行穿线的过程中,由于针比较光滑,导致缝合线容易从缝合针上滑出,同时在进行缝合的时候,针口容易刮到病人的肉,给病人造成了痛苦,同时给医生的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缝合线从手术缝合针的针口中滑出的现象的发生,同时减少针口刮到病人伤口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缝合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用缝合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缝合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呈弧形,所述针体的一端设置有针尖部,所述针体远离针尖部的一端设置有穿入部;
所述穿入部包括固定部、限制部、连接部和滑入部,所述固定部与针体背离针尖的一端连接,所述限制部与针体背离针尖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固定部远离针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滑入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位于固定部和限制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所述滑入部与限制部之间的间隙为滑入口,所述限制部与固定部之间的间隙以及滑入部与固定部之间的间隙为固定口,所述滑入口朝向针体圆心方向;
所述限制部与固定部之间的间隙为弧形;
所述弧形的圆心位于滑入部与固定部之间的间隙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穿线的过程中,缝合线沿针体、限制部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与滑入部抵触,进入到滑入口中,并沿滑入部进入到固定口中,由于滑入口朝向针体圆心方向,缝合线可以顺着弧度划入到滑入口中,不容易脱离针体,同时在缝合过程中主要是固定部与病人的伤口相接触,限制部与滑入部不容易刮蹭到病人的肌肉组织,提高了缝合过程中的安全性,方便缝合线滑入到固定口中,缝合线不易从限制部与固定部之间的间隙滑出。
可选的,所述限制部远离针体的位置朝向滑入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部远离针体的一端对缝合线进行导向,方便缝合线滑入到滑入口中,同时不易剐蹭到病人的伤口。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滑入部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伤口缝合的过程中缝合针不容易发生断裂。
可选的,所述滑入部具有弹性,在不进行穿线的情况下,所述滑入部与限制部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入部与限制部抵触,从而使得缝合线不易从固定口滑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轲,未经曹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5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积水监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焊丝卷线盘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