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5028.4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9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熊战良;欧阳海燕;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德尔菲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B66B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错位 警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可发出警报进行提醒的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电梯外部前侧壁下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座外侧左右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螺钉,两个第一侧壁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一螺钉;第一转轴,第一安装座前侧壁下部横向设置有第一转轴。电梯在一个楼层停下,若第一固定板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与第二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不处于同一水平,第一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与第二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未发生感应,进而发出警报提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普通乘客只要遵循使用程序来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门锁是电梯中用量最大,安全系数最高的安全部件,它被拆开安装在每层楼的厅门门框和门扇上。一般门联锁锁壳及电气联锁触头装在门框上,锁钩被安装在门扇上。
平时所有的电梯厅门应都关上,锁钩必须与锁壳内相应钩子构件钩牢,并使电气联锁触头能完全接通,当电梯运行时门锁回路必须在启动前接通电梯才能启动运行,但是现实中电梯轿厢平层的错位现象屡屡发生,由于电梯控制器出现故障,导致轿厢快速溜过,层门联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失效,层门自闭力不足,未能正常关闭,致使用户不慎坠落电梯井,危及用户生命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性高、在遇到故障时能发出警报进行提醒的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电梯控制器出现故障,导致轿厢快速溜过,层门联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失效,层门自闭力不足,不能正常关闭,致使用户不慎坠落电梯井,危及用户生命安全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可发出警报进行提醒的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
一种轿厢电梯的溜动错位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电梯外部前侧壁下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座外侧左右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螺钉,两个第一侧壁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一螺钉;第一转轴,第一安装座前侧壁下部横向设置有第一转轴;防护盖,第一转轴上转动式设置有防护盖,防护盖与第一安装座前侧壁接触配合;第二安装座,电梯井靠近电梯门一侧壁的出口下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左右侧壁上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上下均对称设置有第一螺钉;感应器,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内侧底部均设置有感应器;第二固定板,第一安装座内侧左右侧壁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转轴,第二固定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圆孔,第二固定板顶部左右两侧的圆孔内均设置有第二转轴;卡板,第二转轴中部均转动式设置有卡板,卡板前侧中部开有方形通孔,卡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壁与感应器接触配合;第二螺钉,两个第二固定板与卡板相近的一侧均开有螺纹孔,两个第二固定板与卡板相近一侧的螺纹孔内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与卡板的方形通孔接触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卡块,第二螺钉前侧均设置有卡块,卡块与相近的卡板卡接配合;固定套,防护盖靠近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壁上部左右对称开有圆形槽,防护盖的圆形槽内可拆卸式设置有固定套;第三螺钉,固定套靠近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壁均向内开有螺纹孔,固定套靠近第二安装座的侧壁的螺纹孔内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螺钉。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板安装座内侧壁设置有一层橡胶垫。
作为优选,防护盖靠近第一安装座边缘处设置有一层防滑垫。
作为优选,固定套为工程塑料材质。
作为优选,防护盖前侧壁左右对称开有方形孔,防护盖前侧壁左右对称的方形孔大于感应器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电梯在一个楼层停下,若第一固定板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与第二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不处于同一水平,第一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与第二安装座内部的感应器未发生感应,进而发出警报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德尔菲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莱茵德尔菲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5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客室乘客密度智能统计仪
- 下一篇: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