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睡筒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2126.2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5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华;姚珍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华;广州市弘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8 | 分类号: | A47G9/08;A45F3/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5114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睡筒,包括充气垫,充气垫构成睡筒的底部,且充气垫的底部设置有防割层,并且充气垫的上方连接有防水布,构成睡筒的躯干部分,而且防水布的顶部端部连接有穹顶,在靠近后脑勺部位构成一个凸起枕头;所述充气垫的外侧端部安装有注气口,且充气垫的顶部设置有充气管,并且充气管与充气垫相连通;所述防水布的端部设置有单向出气口,且防水布与穹顶之间设置有可活动的连接件;所述防水布的端部连接有封帘。该便携式多功能睡筒,质量轻,仅为防水、通风、保温,因此压缩了空间,筒睡占地面积小,并且所有充气部位相连,用一个充放气口对整个睡筒进行充放气,同时能够适用不同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睡筒。
背景技术
当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时,通常会携带一些便携式的户外用品,以便于进行户外生活,帐篷、睡袋、睡筒、雨衣等等一系列户外物品,然而现有的便携式睡筒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便携式睡筒,质量较重,冗余部分多,占地面积大,在打开和收纳时较为繁琐,耗时加多,不便于进行便捷的使用与撤收,同时不便于适用不同的环境。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睡筒,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睡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便携式睡筒质量较重,冗余部分多,占地面积大、不便于进行便捷的使用与撤收,同时不便于适用不同的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睡筒,包括充气垫,充气垫构成睡筒的底部,且充气垫的底部设置有防割层,并且充气垫的上方连接有防水布,构成睡筒的躯干部分,而且防水布的顶部端部连接有穹顶,在靠近后脑勺部位构成一个凸起枕头;
所述充气垫的外侧端部安装有注气口,且充气垫的顶部设置有充气管,并且充气管与充气垫相连通;
所述防水布的端部设置有单向出气口,且防水布与穹顶之间设置有可活动的连接件;
所述防水布的端部连接有封帘,且封帘通过固定板、对接件与防水布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垫的底面中部与两侧等间距分布有扣眼,且扣眼用于连接连接绳,并且通过扣眼和连接绳构成吊装结构,使得通过扣眼和连接绳的配合,可将睡筒改造成吊床,进而适应不同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防水布与穹顶之间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设置为可拆分的两部分,并且连接件为相互交错的插接结构,而且穹顶上靠近头部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天窗,同时防水布外侧位于脚部和躯干两侧的部位设置有魔术贴,使得穹顶与防水布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连接件可以进行拆开,并且穹顶上设置的天窗便于进行通风与观察。
优选的,所述充气管分别设置于躯干靠近头部的位置和膝盖部位处,且充气管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使得充气管膨胀后会对人的膝盖处与躯体靠近头部的位置进行衬托。
优选的,所述防水布与封帘的连接处外侧安装有对接件,且对接件底部开设有插口,并且插口的外侧分别贯穿连接有定位杆,而且定位杆与对接件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同时定位杆与凸块错位连接,使得凸块与插口对接后,就会与定位杆发生挤压,进而使定位杆压缩复位弹簧而与凸块错位,而后对凸块进行错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凸块设置为“T”字形结构,且凸块安装于固定板的顶部,并且固定板固定于封帘的顶部外侧,使得凸块与对接件固定后就可以将封帘与防水布之间进行闭合,从而形成一个暖和封闭的空间,从而便于在低温时进入到内部进行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华;广州市弘鑫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王东华;广州市弘鑫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2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斑鸠叶冻干粉的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扣式防水透气阀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