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动力电机部件的自动误差补偿精密车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02637.6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勺夫;叶清政;台彦勋;卜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旭翔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16 | 分类号: | B23Q15/16;B23Q11/00;B23Q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鲲鹏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 机动力 电机 部件 自动 误差 补偿 精密 车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削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无人机动力电机部件的自动误差补偿精密车削装置,包括加工头本体,加工头的内部开设有补偿腔,补偿腔的内部安装有刀具,刀具的底端穿出加工头本体,且刀具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刀头,刀具上安装有误差补偿结构,补偿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充液腔,其中一个充液腔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充液管,另一个充液腔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循环管,其中一个充液管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水泵,水泵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换热器,换热器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测压箱;通过设置误差补偿结构,可以对因刀头磨损产生的误差进行自动补偿,并可以保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避免因温度导致内部结构热涨冷缩或磁力变化带来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无人机动力电机部件的自动误差补偿精密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电机部件,如电机中轴时常用到车削装置,而实际加工过程中,因为每台车床在加工时情况都不相同,如刀头磨损不同等,会导致不同的车床设备即使初始设置相同,实际加工出的车件仍有轻微误差,这就需要在加工时进行自动误差的补偿,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现有技术下,一般先测试加工一批零件,然后再测试加工一批零件,对比两次加工结果进行计算,然后人工调整设备参数,对设备进行校正,补偿自动误差。
但现有技术下的自动误差补偿精密车削装置一般存在下列问题:
同一批次之间的零件实际上也是存在细微误差的,但由于磨损较小,所以难以测量和计算,因此只能测试不同批次之间的零件误差,然后设置设备参数,不会每个零件加工时都单独设置一遍参数;
现有技术下有利用弹簧和磁力使刀头可以轻微移动,补偿误差的方式,但其没有考虑到温度对于弹簧的影响,以及弹簧自身的老化问题。
因此,发明基于无人机动力电机部件的自动误差补偿精密车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无人机动力电机部件的自动误差补偿精密车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无人机动力电机部件的自动误差补偿精密车削装置,包括加工头本体,所述加工头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补偿腔,所述补偿腔的内部安装有刀具,所述刀具的底端穿出加工头本体,且所述刀具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刀头;
所述刀具上安装有误差补偿结构,所述补偿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充液腔,其中一个所述充液腔的一侧连通有两个充液管,另一个所述充液腔的一侧连通有两个循环管,所述充液管和所述循环管的一端均穿出至所述加工头本体外部,其中一个所述充液管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测压箱,所述测压箱的出口端固定连通另一个充液管,其中一个所述循环管的一端固定插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出口端与另一个所述循环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误差补偿结构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和所述第二永磁铁磁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铁的上方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顶端固连所述补偿腔的顶端腔壁,所述第二永磁铁的下方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底端固连所述补偿腔的底端腔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后相斥,所述第二永磁铁与第二电磁铁通电后相斥。
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一电磁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永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均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补偿腔的侧腔壁。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安装有风扇,所述测压箱内部安装有液压传感器,所述加热箱内安装有加热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旭翔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旭翔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2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