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96779.6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石朝阳;李波;孙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五联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H01R13/40;H01R24/40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博睿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6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密度 矩形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包括射频连接器本体,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外侧面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内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的外侧面设有螺帽。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孔插入螺丝刀或是手握密封环外侧面的防滑槽并对密封环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即可带动活动条相对活动槽位移,此时活动槽内部的复位弹簧即可被压缩,并带动密封环下移,露出螺帽,锁紧后松开密封环即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密封环恢复到初始位置上即位于螺帽的外侧面实现防护,来避免外部灰尘和水汽对螺帽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可防止螺帽卡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命名由主称代号和结构代号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短横线-隔开,主称代号射频连接器的主称代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主称代号,具体产品的不同结构形式的命名由详细规范作出具体规定,结构形式代表射频连接器的结构。
射频同轴电连接器在天线和电缆的连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射频同轴电连接器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都安装在元器件的末端,并采用螺母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但在采用螺帽方式进行固定时虽能起到有效的固定,但由于螺帽和外螺纹的连接为裸露在外的,这就导致了长时间的使用后部分灰尘会进入连接处导致连接处开合困难,同时也会造成连接处出现锈蚀,造成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具有可防止螺帽卡死和绝缘体寿命较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包括射频连接器本体,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外侧面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内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的外侧面设有螺帽,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外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上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内部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螺帽外侧面的密封环,所述活动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动槽内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活动槽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环的正面等角度开设有插孔,所述密封环的外侧面等距离开设有防滑槽,需要对螺帽进行锁紧时,可通过插孔插入螺丝刀或是手握密封环外侧面的防滑槽并对密封环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即可带动活动条相对活动槽位移,此时活动槽内部的复位弹簧即可被压缩,并带动密封环下移,露出螺帽,锁紧后松开密封环即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密封环恢复到初始位置上即位于螺帽的外侧面实现防护,来避免外部灰尘和水汽对螺帽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绝缘体,所述射频连接器本体的内侧面等角度开设有位于绝缘体外侧面的安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吸附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高密度微矩形射频同轴电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压条,所述加压条的长度与安装槽相同且与绝缘体的外侧面相接触,当电缆与绝缘体之间进行接触并固定时,绝缘体的外侧面受到一定的压力,此时位于磁铁顶端的支撑杆可对压力进行分散,并将压力均匀的传导至安装槽的内部,避免单点受力而导致的绝缘体受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五联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五联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96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电解铣头
- 下一篇:一种乳液生产过程防粘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