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78793.3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0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詹烈彬;王腾龙;祝峰良;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聚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B23Q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何宇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槽结构,包括车槽架,以及安装于车槽架上的车槽电机,所述车槽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用于加工管材端面的端面车刀,所述端面车刀上固连有用于加工管材端部内壁的车削槽刀。针对现在缺少将钢丝网骨架管材端部的铁丝去除的自动化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槽结构,它可自动化对管材端部进行打磨,并将管材端部内壁上的铁丝以及塑料去除,相较于人工处理的方式,更加省时省力,可实现管材的连续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封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钢丝网骨架管材端口封装的封口技术主要为取一个同类塑料环将管材端面热熔固定后人工将外壁和内壁溢出或不平的塑料毛刺手动去除,该工艺缺点主要有1、塑料环与端面采用胶水热熔,胶水在高温下照射很容易失效裂开,导致钢丝网暴露在外腐蚀掉,存在极大的隐患,2、需准备另外的塑料环和胶水,材料损失较大,3、需人工上胶和手动刮除塑料环内外侧溢出胶或者塑料不平处。
基于上述技术缺陷,研发了一种自融式封装封口技术,在使用自融式封装封口技术时,需要将钢丝网骨架管材端部的铁丝去除,并使其端面保持平整,若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相当费时且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在缺少将钢丝网骨架管材端部的铁丝去除的自动化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槽结构,它可自动化对管材端部进行打磨,并将管材端部内壁上的铁丝以及塑料去除,相较于人工处理的方式,更加省时省力,可实现管材的连续化处理。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槽结构,包括车槽架,以及安装于车槽架上的车槽电机,所述车槽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用于加工管材端面的端面车刀,所述端面车刀上固连有用于加工管材端部内壁的车削槽刀。
可选地,所述车槽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车槽电机沿车槽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控制结构。
可选地,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安装于车槽架上的第一气缸。
可选地,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安装于车槽架上且沿车槽电机的移动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车槽电机固连。
可选地,所述滑轨间隔设有两条及以上,所述车槽电机的底部固连有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同时与多个滑块固连。
可选地,所述车槽架还设有管材夹持结构。
可选地,所述管材夹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以及用于驱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对移动的驱动结构。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安装于车槽架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其中一个固连于车槽架上,另一个固连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下间隔设置,位于下方的夹持块固连于车槽架上。
可选地,位于上方的夹持块上固连有导向柱,所述车槽架上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车槽结构可自动化对管材端部进行打磨,并将管材端部内壁上的铁丝以及塑料去除,相较于人工处理的方式,更加省时省力,可实现管材的连续化处理,若管材两端均需要封口处理,那么设置两个车槽结构即可以成倍的提高对管材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聚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聚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78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