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连接口固定扣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78437.1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丽;刘成;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接口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连接口固定扣,包括能够开合的扣体,所述扣体包括两个扣板,两所述扣板上均设有卡槽,各所述扣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半扣环,当所述扣体闭合时,两所述卡槽相配合形成贯穿扣体两端的通孔结构且位于扣板同一端的两个半扣环相配合形成能够箍住引流管的环形结构,以及,各所述扣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各所述半扣环分别通过相应的距离调节机构与扣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牢固、使用方便、减少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连接口固定扣。
背景技术
临床上经常需要通过引流将体腔内等异常积聚的气体、液体等引导至体外,防止感染及影响组织器官正常结构及功能。临床上应用的引流管种类繁多,大多数引流管需要经中间连接装置来连接固定在人体上的引流管及连接于引流收集器上的引流管。现有技术中,连接两条引流管的引流接头多采用锥形旋转卡接方式,通过引流接头连接存在连接强度差、固定不牢、易于脱出及泄露、容易污染等缺点,往往需要胶布缠住加强固定,导致拆装麻烦.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固、使用方便、减少污染的引流管连接口固定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流管连接口固定扣,包括能够开合的扣体,所述扣体包括两个扣板,两所述扣板上均设有卡槽,各所述扣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半扣环,当所述扣体闭合时,两所述卡槽相配合形成贯穿扣体两端的通孔结构且位于扣板同一端的两个半扣环相配合形成能够箍住引流管的环形结构,以及,各所述扣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各所述半扣环分别通过相应的距离调节机构与扣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设于卡槽底部的凹槽、设于扣板内的调节腔,其中,所述调节腔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孔、螺纹孔且该调节腔内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靠近卡槽的一端经滑孔伸入凹槽内与半扣环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调节件相抵接且该调节螺栓的另一端进螺纹孔延伸出调节腔外,上述调节螺栓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杆、限位盘,其中,所述限位盘的底部与调节螺栓相抵接,所述连接杆与滑孔滑动配合,上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半扣环连接且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与限位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的外径大于滑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两所述扣板的一侧铰接且两扣板的另一侧通过一搭扣连接形成能够开合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中间设有接头槽,所述接头槽与卡槽同轴。
进一步地,还包括扣夹,所述扣夹与其中一个扣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扣板、半扣环、调节件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扣板上设置卡槽,在使用时,将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条不同引流管的引流接头放入卡槽内,合上扣体,能够将引流接头固定于扣体内,有效减少泄漏及污染,并且通过设置半扣环,位于扣板同一端的两个半扣环相配合箍住引流管与引流接头连接的端部,能够加强引流管与引流接头之间连接的强度,防止随意松脱;此外,通过设置距离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相配合的半扣环之间的间距,使两个半环扣配合形成不同内径的环形结构,能够适配不同管径的引流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够使引流管与引流接头连接牢固并减少污染。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78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加工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闭塞的气管插管固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