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镜下持针缝合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277611.0 | 申请日: | 2022-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齐;贺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毋军 |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内镜下持针 缝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下持针缝合器装置,包括:手柄件,所述手柄件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钳,所述安装管上开设有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下持针缝合器装置,通过控制旋钮即可对夹持的缝合针的方向以及松紧进行锁止,可以将缝合针牢牢夹持,提高缝合针夹持时的牢固性,使医生更方便的对该持针器进行旋转调整、及内镜的调整,且与细齿配合使用,有效增加对缝合针夹持的稳固性,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持针的方式,从而可以短暂或长久对缝合针进行夹持,使得该持针器的使用方式灵活,方便医生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镜下持针缝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道的缺损比如溃疡穿孔、异物损伤、消化道瘘、EMR术、POEM术、ESD术等形成的消化道开口,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持针缝合器。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持针器用于夹持医用缝针时,当对不同位置和走向的创口进行缝合时,为达到所需的缝合角度,往往需要操作人员调整其手持持针钳的方式,另外必须要通过调节操作者的手掌握紧持针钳上下手柄的力度来控制钳头夹持的缝合针的松紧度,造成缝合难度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内镜下持针缝合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下持针缝合器装置,解决了当对不同位置和走向的创口进行缝合时,为达到所需的缝合角度,往往需要操作人员调整其手持持针钳的方式,另外必须要通过调节操作者的手掌握紧持针钳上下手柄的力度来控制钳头夹持的缝合针的松紧度,造成缝合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持针器,包括:手柄件,所述手柄件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
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钳,所述安装管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钳;
螺纹件,所述螺纹件设置于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所述螺纹件包括有上螺纹块和下螺纹块,所述上螺纹块和下螺纹块的一侧对称开设有D形插孔,所述上螺纹块与下螺纹块之间开设有固定槽;
两个插杆,两个所述插杆插设于所述D形插孔的内部,两个所述插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过固定管延伸至安装管的内部并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活动钳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上螺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下螺纹块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与插槽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上螺纹块和下螺纹块的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表面与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钳和活动钳的一侧均开设有细齿。
优选的,所述手柄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与螺钉的表面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持针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77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