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智能废气收集除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77232.1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8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洲;李绪伟;李叙凯;蒋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源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64 | 分类号: | B01D46/64;B01D46/79;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卢亮辉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智能 废气 收集 除臭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智能废气收集除臭设备,包括除臭壳、存储壳、排气管、抽气除臭机构以及喷淋机构;其中所述除臭壳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存储壳,所述除臭壳顶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抽气除臭机构包括抽气泵、抽气管、进气管、出气壳、出气孔、第一过滤网层、活性炭颗粒层以及第二过滤网层,所述抽气泵固定连接在除臭壳左侧表面,所述抽气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泵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出气壳内腔连通,所述出气壳固定连接在除臭壳内壁,所述出气壳底侧表面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壳顶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除臭壳内壁的第一过滤网层,所述第一过滤网层顶侧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层。该种高效智能废气收集除臭设备设计新颖、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气收集除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智能废气收集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除臭设备是用来除臭、清除异味的空气净化设备,普遍应用于工厂、车间、污水站、垃圾厂等;除臭设备的结构简单,并且拥有能耗低、净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于废气的治理,多采用液体吸收法治理;废水的治理,多采用离子除臭设备;垃圾回收站的治理,多使用喷雾除臭设备;现今社会,工业烟气的无控制排放使全球性的大气环境日益恶化,酸雨的危害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目前在废气收集除臭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现有一些除臭设备不便于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除臭效果不理想,且除臭设备中过滤的杂质不便于清理,降低除臭设备的实用性,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智能废气收集除臭设备。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废气收集除臭设备用于解决现有一些除臭设备不便于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除臭效果不理想,且除臭设备中过滤的杂质不便于清理,降低除臭设备的实用性,影响使用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废气收集除臭设备,包括除臭壳、存储壳、排气管、抽气除臭机构以及喷淋机构;其中所述除臭壳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存储壳,所述除臭壳顶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
所述抽气除臭机构包括抽气泵、抽气管、进气管、出气壳、出气孔、第一过滤网层、活性炭颗粒层以及第二过滤网层,所述抽气泵固定连接在除臭壳左侧表面,所述抽气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泵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出气壳内腔连通,所述出气壳固定连接在除臭壳内壁,所述出气壳底侧表面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壳顶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除臭壳内壁的第一过滤网层,所述第一过滤网层顶侧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层,所述活性炭颗粒层顶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除臭壳内壁的第二过滤网层。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出气孔在出气壳底侧表面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壳底端右侧固定连通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末端贯穿除臭壳底端右侧,所述排出管末端顶侧安装有排出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层、活性炭颗粒层以及第二过滤网层三者中两者接触面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抽水泵、抽水管、连通管以及喷嘴,所述抽水泵固定连接在除臭壳顶端左侧,所述抽水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泵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喷嘴固定连接在除臭壳顶端内壁,所述连通管与喷嘴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喷嘴在除臭壳顶端内壁等距分布。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抽气除臭机构以及喷淋机构,解决了现有一些除臭设备不便于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除臭效果不理想,且除臭设备中过滤的杂质不便于清理,降低除臭设备的实用性,影响使用的问题,便于将废气进行自动抽入,便于对抽入的气体通过出气壳喷出,喷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过滤网层、活性炭颗粒层以及第二过滤网层进行气体杂质过滤,便于对经过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吸附,改善抽入气体的质量,通过设置的喷淋机构的作用下,便于将水喷出,喷出的水依次反过来对第二过滤网层、活性炭颗粒层以及第一过滤网层进行反冲洗,便于对沾附的杂质进行冲洗,提高第一过滤网层、活性炭颗粒层以及第二过滤网层三者的过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源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源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77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