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控制阀空心顶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71103.1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顺;万友法;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斯通动力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王嘉华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控制 空心 | ||
一种机油控制阀空心顶杆,它是由衔铁和顶杆组成,衔铁是一个开设中心孔的圆柱状构件,顶杆是一个空心的管状构件,顶杆远离衔铁的端部是一个在管壁端部经冲切后形成的剩余凸出部,经弯折90度后形成的结构;在顶杆与衔铁的连接部,与衔铁端面齐平处,顶杆的外圆上设有端面卡脚;在顶杆与衔铁的连接部,与衔铁的中心孔连接处,顶杆的外圆上设有侧向卡脚;在顶杆与衔铁的连接部,与衔铁的中心孔连接处,衔铁的中心孔内设有与所述侧向卡脚对应的内凹台阶。本实用新型产品仅需单冲切设备就可加工,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相比具有结构新颖、工作稳定可靠、加工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机油控制阀空心顶杆。
背景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在新型汽车发动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提升发动的功率,扭矩,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机油控制阀是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根据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信号来切换通往凸轮相位器的机油通道并控制机油的流量,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凸轮相位器转角的目的。机油控制阀主要由线圈、衔铁、顶杆、隔磁套、阀体、阀塞和复位弹簧等组成。机油控制阀工作时,先给线圈通电,使衔铁和顶杆向前运动推动阀塞,复位弹簧被压缩,当线圈断电后,复位弹簧推动阀塞、衔铁顶杆回位,完成一个往复运动,上述衔铁在歌词套内孔中滑动回位时,需要排出衔铁底部的机油,衔铁与隔磁套之间的间隙小,机油难以排出。
现有技术的结构,大多采用如下结构来实现排油:(1)在衔铁的侧边开排油槽,实现排油;(2)在衔铁和顶杆配合连接的中心孔处开排油孔,实现排油;(3)在顶杆的外圆侧边设置排油槽,实现排油。
上述结构虽然解决了衔铁回位排油的问题,但结构上的复杂化使得加工工序增加,加工工艺难度的增加,对加工设备要求高。中国专利ZL201621460172.8提出了一种机油控制阀空心顶杆的结构,较好的解决了衔铁回位排油,简化了部分加工工序,但仍需在顶杆的外圆结构上增设V型槽,顶杆与衔铁之间的连接通过一个凸块进行调整连接,在装配上对操作工有一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进一步减少加工工序,简化装配工艺要求的机油控制阀空心顶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油控制阀空心顶杆,它是由衔铁和顶杆组成,衔铁是一个开设中心孔的圆柱状构件,顶杆是一个空心的管状构件,顶杆远离衔铁的端部是一个在管壁端部经冲切后形成的剩余凸出部,经弯折90度后形成的结构;在顶杆与衔铁的连接部,与衔铁端面齐平处,顶杆的外圆上设有端面卡脚;在顶杆与衔铁的连接部,与衔铁的中心孔连接处,顶杆的外圆上设有侧向卡脚;在顶杆与衔铁的连接部,与衔铁的中心孔连接处,衔铁的中心孔内设有与所述侧向卡脚对应的内凹台阶。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剩余凸出部大小、形状相同,均匀分布,至少有三个。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剩余凸出部之间有圆弧。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剩余凸出部弯折后中心处有空隙。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端面卡脚至少有二个。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端面卡脚是在顶杆的管侧沿轴向冲切出的长方形结构,经过弯折形成的构件。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侧向卡脚至少有二个。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侧向卡脚是在顶杆的管侧沿轴向冲切出的长方形结构,经过弯折形成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控制阀空心顶杆,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及优化的技术方案,顶杆仅需要简单的冲切设备就可加工,顶杆与衔铁之间的连接仅需要将顶杆的连接部插入衔铁的中心孔即可完成,顶杆连接部的端面卡脚与侧向卡脚具有位置固定和弹性固定的作用,能确保顶杆与衔铁之间的精准、稳定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相比结构新颖、工作稳定可靠、加工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斯通动力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未经帕斯通动力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71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