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64547.2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60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搏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刘雅爽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泪道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包括中空牵引管、植入管和探针;靠近所述中空牵引管尾端的侧壁上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用于插入探针,所述中空牵引管首端与植入管尾端固定连接,所述中空牵引管首端与植入管尾端的连接处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一端嵌入在植入管尾端的内部空腔中,另一端嵌入在中空牵引管首端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填充物上涂覆医用胶水;所述植入管上连接有泪点限位栓,将中空牵引管与植入管通过内置填充物的形式,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牢固,避免在送入患者体内时,出现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配套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泪道管都是双管操作,既在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同时放入一根硅胶管用于治疗,而根据患者的实力情况,有80%的患者的上泪小管是没有问题的,不需要治疗,这样一来既对上泪小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也增加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和时间,给患者带来多余的痛苦。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场原因在于单管的固定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同时目前市面的泪道管需要在空心管中加入一根金属导丝,用于泪道通入,而由于鼻腔的生理结构,泪道管无法从鼻腔直接通过,需要用工具进行钩取,这一步骤复杂,不便于操作,同时容易造成鼻腔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将中空牵引管与植入管通过内置填充物的形式,进行无缝连接,结构简单,减少患者的痛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包括中空牵引管、植入管和探针;靠近所述中空牵引管尾端的侧壁上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用于插入探针,所述中空牵引管首端与植入管尾端固定连接,所述中空牵引管首端与植入管尾端的连接处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一端嵌入在植入管尾端的内部空腔中,另一端嵌入在中空牵引管首端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填充物上涂覆医用胶水;所述植入管上连接有泪点限位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空牵引管的外直径与植入管尾端的外直径一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空牵引管为医用级合成纤维尼龙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植入管及泪点限位栓,均采用医用级高活性吸附的硅酸凝胶制作而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空牵引管首端与植入管的连接处通过医用胶水粘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植入管尾端的管体为中空,植入管首端设有锥形过渡圆台,所述锥形过渡圆台通过延长部连接泪点限位栓。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将中空牵引管与植入管通过内置填充物的形式,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牢固,避免在送入患者体内时,出现脱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中空牵引管的外直径与植入管尾端的外直径一致,实现无缝连接,减少患者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采用泪点栓设计解决了单管在泪道中无法固定的问题,避免了双管操作完成的多余损伤和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新型单管泪道引流管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中空牵引管;2、植入管;3、插入孔;4、连接处;5、泪点限位栓;6、锥形过渡圆台;7、延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搏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搏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4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地板染料加工用的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塑胶跑道用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