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率转换器模式切换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62003.2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3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励晔;黄飞明;黄昊丹;贺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08;H02M1/4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曹键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转换器 模式 切换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转换器模式切换控制电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所述功率转换器模式切换控制电路包括: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用于根据谐振数选择不同模式输出,控制功率管140导通;功率管140,用于导通接地,使得变压器110输入侧有电流流入;采样电阻141,用于采样流过功率管140的电流,输出给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变压器110,用于通过输出侧为输出反馈电路120、输出整流滤波电路130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波形谐振数控制功率管的导通状况,实现功率转换器CCM、QR、DCM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提升了功率转换器的转换效率、EMI等指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是一种功率转换器模式切换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转换效率是功率转换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转换效率与开关频率、功率管导通阻抗、功率管寄生电容等参数相关,对功率转换器的控制芯片而言,需要优化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系统工作频率、功率管导通时间、工作模式等,使得功率转换器平均效率最大化。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功率转换器采用的工作模式是非连续工作模式(DCM),该控制模式工作简单,系统稳定性好,缺点是工作频率比较低、效率较低;准谐振(QR)工作模式比非连续工作模式频率、效率上有所提升,但由于临近谐振谷底导通功率管,频谱比较集中,EMI相对较差;连续工作模式(CCM)工作频率比较高,但容易有系统稳定性问题。
以上几种工作模式组合成为功率转换器新的控制策略,然而由于各种工作模式自身存在的优缺点,需要在电路设计中优化相关的关键参数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需求;比如用户会在各个负载点下测试功率转换器的EMI、转换效率等指标,这些指标与工作模式、工作频率等相关,且往往互相矛盾,因此需要优化工作模式切换控制方法来提升转换效率、EMI等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转换器模式切换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功率转换器模式切换控制电路,包括:
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用于根据谐振数选择不同模式输出,控制功率管140导通;
功率管140,用于导通接地,使得变压器110输入侧有电流流入;
采样电阻141,用于采样流过功率管140的电流,输出给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
变压器110,用于通过输出侧为输出反馈电路120、输出整流滤波电路130供电;
输出反馈电路120,用于反馈变压器110输出侧的谐振数给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130,用于将变压器110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出;
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连接功率管140的G极,功率管140的D极连接变压器110的输入侧一端,功率管140的S极连接采样电阻141、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的第一输入端,采样电阻141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110的输入侧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变压器110的输出侧连接输出反馈电路120的输入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130输入端,反馈电路12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整流滤波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功率转换控制单元100包括功率管导通触发电路 150、比较器151、整形电路152、组合逻辑电路153、功率管关断触发电路154、触发器155、功率管驱动电路156,功率管导通触发电路150的输出端连接组合逻辑电路153的输入端,比较器151的输出端连接整形电路152的输入端,整形电路152的输出端连接组合逻辑电路153的输入端,组合逻辑电路153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155的输入端,功率管关断触发电路154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155的输入端,触发器155的输出端连接功率管驱动电路156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2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臂静脉输液港患者服装
- 下一篇:一种多球管照射的乳房影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