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60422.2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7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刘向阳;段晓东;高召利;王连中;魏俊凡;付锐;宋建华;侯海伟;董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利丰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17/00;E21B17/07 |
代理公司: | 东营辛丁知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4 | 代理人: | 康宁宁 |
地址: | 25708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应力 自适应 补偿 工艺 管柱 | ||
1.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包括防护筒(1)、上固定筒(4)和下固定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筒(4)的外表面和下固定筒(2)的外表面均与防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筒(1)的内部放置有管柱(12),所述管柱(12)的外表面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压缩弹簧(8),每组所述压缩弹簧(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防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筒(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3),所述第一连接环(13)的内壁与管柱(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筒(4)的内壁安装有第一限位环(14),所述第一连接环(13)的上表面和第一连接环(13)的底面均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弹簧(16),两组所述连接弹簧(1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限位环(14)的底面和上固定筒(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所述下固定筒(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7),所述第二连接环(17)的内壁与管柱(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筒(2)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限位环(18),所述第二连接环(17)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环(17)的底面均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减压弹簧(19),两组所述减压弹簧(1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限位环(18)的上表面和下固定筒(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筒(4)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法兰(5),所述固定法兰(5)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法兰(5)的下方放置有第一加固环(3),所述第一加固环(3)的底面与防护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固环(3)的内壁与上固定筒(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环(3)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伸缩柱(7),每个所述伸缩柱(7)均卡接在压缩弹簧(8)的内部,每组所述伸缩柱(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防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组所述伸缩柱(7)的伸缩端均与管柱(12)的外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12)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密封环(9),两个所述密封环(9)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上固定筒(4)的底面和下固定筒(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筒(2)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加固环(10),所述第二加固环(10)的上表面与防护筒(1)的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环(10)的上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稳固架(11),两组所述稳固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下固定筒(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筒(4)的内部和下固定筒(2)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上导流环(15)和下导流环(20),所述上导流环(15)的底面和下导流环(20)的上表面分别与管柱(12)的顶端和管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利丰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利丰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04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混合饲料自动喂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枕木铺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