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种植用芽芯上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56762.8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种植 用芽芯 上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用芽芯上药装置,包括:农药机、支架、上撑杆、下撑杆以及施药管,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农药机上,所述上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支架底侧,所述下撑杆滑动设置在上撑杆内,上撑杆和支架间连接有拉簧;所述农药机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至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设置有握把,并在握把位置设置控制出药管的阀门,出药管端部连接至施药管。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玉米种植手动喷药和农药机自动喷药的优点,采用手动施药方式,利用撑杆承受药机重量,减轻人员负担;利用施药管以及阀门控制减少对土壤上的喷药,减少浪费并避免对土壤的农药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虫害防治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玉米种植用芽芯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玉米的种植中,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对玉米的增产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玉米的三大病虫害为玉米大斑病、玉米圆斑病和玉米锈病,此类病虫害的防治以施药为主。其中玉米出芽的芽芯阶段更要注意病虫防护,因为芽芯鲜嫩脆弱,一旦驻虫后将会对该玉米株直接造成毁灭打击,因此芽芯阶段需要多次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防虫药物。
芽芯阶段上药与苗期、穗期等阶段不同,因为芽芯出土后仅为嫩芽,考虑到玉米株叶大且较为浓密,所以反而芽芯间的种植间距显得很大。而目前对芽芯上药方式与其它生长阶段也无差异,一般为人工喷洒或农药机自动喷洒,人工喷洒通过手动农药机施药,能做到较精准的施药,但背上数十升的药筒在田间施药也是十分劳累的事情;而农药机通过泵自动喷药,但其药物直接喷施在土层上将芽芯覆盖在其中,不仅浪费严重,而药剂渗入土壤内也会造成药物残留、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用芽芯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种植用芽芯上药装置,包括:农药机、支架、上撑杆、下撑杆以及施药管,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农药机上,所述上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支架底侧,所述下撑杆滑动设置在上撑杆内,上撑杆和支架间连接有拉簧;所述农药机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至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设置有握把,并在握把位置设置控制出药管的阀门,出药管端部连接至施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施药管上设置多个等距布置的雾化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撑杆和下撑杆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和一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插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撑杆底端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吊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玉米种植手动喷药和农药机自动喷药的优点,采用手动施药方式,利用撑杆承受药机重量,减轻人员负担;利用施药管以及阀门控制减少对土壤上的喷药,减少浪费并避免对土壤的农药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施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农药机;11、软管;12、握把;13、出药管;2、支架;21、吊环;3、上撑杆;31、固定孔;32、插销;4、拉簧;5、下撑杆;51、滚轮;6、施药管;61、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56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宽电动卷帘式遮阳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