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工程用外界传输线的防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51816.1 | 申请日: | 202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艺丹;黄骁然;余其竞;张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开放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图亿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74 | 代理人: | 叶春娜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工程 外界 传输线 防护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工程用外界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包括上固定机构以及与所述上固定机构相互卡合的下固定机构;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部与上夹紧板滑动连接,且上夹紧板的下侧面与多个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上夹块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外部设置由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上夹紧板和上夹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与下夹紧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配合,将传输线固定,通过伸缩杆和弹簧一的配合,实现对传输线线径的调节,实现对不同大小的传输线的同时固定,避免传输线在连接过程中出现接触的现象,造成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工程用外界传输线的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工程又称弱电技术或信息技术,可进一步细分为电测量技术、调整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是电气工程的一个子类,是面向电子领域的工程学,在今天其研究对象已经超出了电子领域。
现有的电子工程在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传输线,电子工程传输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相互接触,在电流的作用下接触位置经常会产生热量,久而久之会造成传输线的损坏,造成短路现象,甚至会造成危险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工程用外界传输线的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工程用外界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包括上固定机构以及与所述上固定机构相互卡合的下固定机构;
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部与上夹紧板滑动连接,且上夹紧板的下侧面与多个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上夹块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外部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上夹紧板和上夹块固定连接;
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与下夹紧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夹紧板与上夹块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上夹块对应的下夹块。
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均由呈弧形设置的橡胶板制作而成。
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对应的滑槽,所述上壳体通过滑槽与上夹紧板滑动连接。
所述上夹紧板的上表面与推拉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机构包括套筒及推拉杆,所述套筒的内部与推拉杆滑动连接,且推拉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呈上下设置的斜板二,所述推拉杆的底端与弹簧三固定连接,且弹簧三的另一端与上夹紧板固定连接,所述斜板二的外侧设置有对称的斜板一,所述斜板一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且限位块的外表面贯穿套筒。
所述上壳体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的内壁开设有对称的限位孔。
所述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的表面均开设有贯穿孔,用于传输线路的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配合,将传输线固定,通过伸缩杆和弹簧一的配合,实现对传输线线径的调节,实现对不同大小的传输线的同时固定,避免传输线在连接过程中出现接触的现象,造成危险;
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弹簧四带动推拉杆及斜板的移动,带动斜板一的移动,进而带动限位块插入上壳体的内部,实现对限位功能,避免发生松动现象,影响传输线的防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开放大学,未经国家开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51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蔬菜种植用补水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急切断阀校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