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波电路和多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6434.X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戴立杰;徐雷;左成杰;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努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3H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朱彩银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 电路 多工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滤波电路和多工器,该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个支路;支路包括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和至少一个容性器件;容性器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容性器件的另一端与LC并联单元的一端连接,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端连接;支路还包括感性器件,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感性器件与第一电位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电路能够在频率响应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进而克服了现有滤波电路传输零点数量偏少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滤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电路和多工器。
背景技术
在滤波领域中,具备多个传输零点的滤波电路是设计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在滤波电路的拓扑结构上,或者版图设计过程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是设计人员思考的核心要义。
随着滤波电路及滤波器日趋小型化,怎样在有限的版图空间内产生尽可能多的传输零点,已然成为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目前,现有滤波电路的传输零点数量偏少,难以有效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电路和多工器,以在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个支路;
所述支路包括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和至少一个容性器件;所述容性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容性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LC并联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端连接;
所述支路还包括感性器件,所述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感性器件与所述第一电位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LC并联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感并联。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电位端提供的第一电位;所述容性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一介质层和第二极板,所述容性器件与所述第一金属板之间形成所述感性器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极板、第二介质层和第四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极板同层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设置于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之间,所述第一接线柱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接线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所述第二接线柱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四极板和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接线柱用于形成所述寄生电感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容性器件和所述感性器件的谐振频率与所述LC并联单元的谐振频率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包括多个所述支路;每个所述支路的谐振频率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还包括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工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路;在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与第一电位端之间,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容性器件、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以及感性器件,由于容性器件和感性器件能够产生一个传输零点,LC并联单元能够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因而一个支路可以产生多个传输零点。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电路能够在频率响应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进而克服了现有滤波电路传输零点数量偏少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努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努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6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