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4809.9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0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主分类号: | F24T10/10 | 分类号: | F24T10/10;F25B30/06;F24D3/00;F24D3/10;F24D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05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复合 源热泵 系统 | ||
1.一种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井(1)、地源热泵(2)、集热装置和用户端(4),所述地热井(1)和所述地源热泵(2)分别通过两个管路一连通形成循环回路一,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管路一上固定安装有地源泵组;所述地源热泵(2)还与所述用户端(4)分别通过两个管路二连通形成循环回路二,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管路二上固定安装有供热泵组;
所述集热装置的出口通过供水管路与其中一个所述管路一连通,其入口通过回水管路与余下一个所述管路一连通;所述用户端(4)进水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二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用户端(4)出水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二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用户端(4)出水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二连通,其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用户端(4)进水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包括蓄能器(5)和换热器(6),所述换热器(6)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入口一和出口一以及相互连通的入口二和出口二;所述蓄能器(5)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两个蓄能管路分别与所述入口一和所述出口一连通形成循环回路三,其中任意一个所述蓄能管路上固定安装有蓄能泵组;所述入口二通过管路与所述用户端(4)出水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二连通,所述出口二通过管路与所述用户端(4)进水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泵组和/或所述供热泵组和/或所述蓄能泵组分别并联有旁通管路(7),每个所述旁通管路(7)上均固定安装有旁通阀。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回路一、所述循环回路二以及所述循环回路三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蓄水箱(8),所述蓄水箱(8)的顶部与进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通水源;所述蓄水箱(8)的底部与出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管路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回路一、所述循环回路二以及所述循环回路三连通;所述出水管路上固定安装有补水泵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高位水箱(9),所述高位水箱(9)位于所述循环回路一、所述循环回路二以及所述循环回路三的上方,其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且其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循环回路一、所述循环回路二以及所述循环回路三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8)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固定安装有排污阀(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8)的上部设有溢流口(11),所述蓄水箱(8)的下方还固定安装有溢流箱(12),所述溢流箱(12)的顶部敞口,用于收集所述溢流口(11)流出的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复合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装置为空气源热泵(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48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设备远程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景观湖边坡的生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