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2946.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7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占英;高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16 | 分类号: | E02B7/16;E02D29/02;E02B8/00;E02B8/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许爱文 |
地址: | 30022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河道 分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包括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和沿河流方向设置的分流中墩;所述上游铺盖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铺盖底板和挡土边墙;所述斜坡堰体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挡土边墙;所述下游消力池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主流消力池底板;所述分流中墩的高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留有一定余量,分流中墩的尾部与河心洲衔接并伸入河心洲内部。该新型使得河道在一定设计标准下分流比不变,为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河道运行工况的确定提供依据,便于河道治理及完工后运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存在分流一段后再次汇流的情况,对于这种河道分流比的确定,需首先根据两支汇合位置处的水位为起推水位,假定两支不同分流量(两支的流量之和等于总流量)进行试算,分别推算两支的水面线,取其上游两支开始分汊口断面水位相等的分流比结果。河道行洪流量不同时,其两支分流比一般不一致,不仅如此,河道不同的治理方案也会改变河道分流比,河道分流比的改变反过来会影响河道治理方案,分流比的不确定性给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造成很大困难,也不便于河道运行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和沿河流方向设置的分流中墩;
所述上游铺盖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铺盖底板和挡土边墙;
所述斜坡堰体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挡土边墙;
所述下游消力池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主流消力池底板;
所述分流中墩的高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留有一定余量,分流中墩的尾部与河心洲衔接并伸入河心洲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边墙为悬臂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梯形边墙一以及设在边墙一底部的坡形边墙二。
进一步的,所述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底板垫层平行的采用1:4~1:5纵坡与下游消力池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流斜坡堰体底板的尾部设消力坎,下设素混凝土垫层,下游消力池段的起止位置设齿墙。
进一步的,所述河心洲的起始位置采用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中墩将底板沿垂直水流方向分成3:1两部分,即连接主流部分底板与连接支流部分宽度比为3:1。
更进一步的,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的起始位置均设有齿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分流堰型式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河道分流堰型式巧妙地解决了分汊后再次汇流河道的通过不同流量时分流比不一致,下游河道边界条件变动影响河道分流比的问题,使得河道在一定设计标准下分流比不变,为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河道运行工况的确定提供依据,便于河道治理及完工后运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图Ⅰ—Ⅰ;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图Ⅱ—Ⅱ;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图Ⅲ—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2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拐油槽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