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2768.X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3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天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7/00 | 分类号: | B62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8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车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包括助力车本体,所述助力车本体车头一侧对称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对称两侧底部均固定有转动环,所述助力车本体车头一侧底部对称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环形孔,所述转动环在环形孔内滑动连接,且转动环位于助力车本体内侧的一端设有限位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护架对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弹簧提供缓冲力,减少硬性碰撞带来的震动,同时防护架转动时,使得转动环推动限位环转动,使得限位环上的摩擦块限制车轮轴的转动杆,从而防止车轮继续转动造成二次碰撞伤害,提高助力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属于助力车防护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助力车的出现,解决了老人不便长时间行走的问题,使得老年人能自由驾车前往各个地方。
现有的助力车驾驶时不用自己掌握平衡,只需要控制方向,虽然助力车的车速已经受到了一定范围的限制性,但老人操作不当或者失误操作导致车体与前方发生碰撞时,由于老人身体较为脆弱,车体硬性碰撞造成的震动仍能对老人身体造成影响,且老人反应一般较慢,可能来不及停止停止前进或刹车,可能使得碰撞挤压更加严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助力车产生硬性碰撞时的震动较大且助力车发生碰撞后无法及时停止运行的情况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包括助力车本体,所述助力车本体车头一侧对称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对称两侧底部均固定有转动环,所述助力车本体车头一侧底部对称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环形孔,所述转动环在环形孔内滑动连接,且转动环位于助力车本体内侧的一端设有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底部一端在助力车本体上转动连接,且限位环顶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转动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靠近车轮轴的一端设有摩擦块。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车本体车头底部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顶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顶端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与防护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顶部外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固定在圆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底部设为斜面,所述防护架位于凹槽内的一端横截面设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车本体顶部对称两侧均设有防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上固定有多个防撞块,所述防撞块的外侧一端设为弧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块采用半金属摩擦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上套接有硅胶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护架在助力车本体上转动连接,便于防护架发生碰撞后进行转动,从而对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弹簧提供缓冲力,减少硬性碰撞带来的震动。
防护架转动时,使得转动环推动限位环转动,使得限位环上的摩擦块限制车轮轴的转动杆,从而防止车轮继续转动造成二次碰撞伤害,提高助力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助力车的前侧防护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天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天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2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