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1332.9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雨飞;田野;李俊杰;黄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3B3/02;F21S8/00;F21V7/00;F21V14/04;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印梅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智能 垂直 小品 建筑结构 | ||
1.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主体(1)的顶端为圆柱形结构,主体(1)的顶端设有顶件(101),顶件(101)的顶端设有六个环状排列的插槽(103),插槽(103)为矩形结构,插槽(103)的顶端两侧为倾斜状结构;覆盖件(2),所述覆盖件(2)为圆形结构,覆盖件(2)安装在主体(1)的顶端,覆盖件(2)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覆盖件(2)的内部设有内槽(201),内槽(201)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内槽(201)的内部设有隔板(203),隔板(203)为圆形玻璃;安装件(3),所述安装件(3)为弧形板状结构,安装件(3)共设有两个,两个安装件(3)对接在主体(1)的外侧,两个安装件(3)的外侧设有六个环状排列的外板(303),外板(303)为L形结构,外板(303)的外端为倾斜状结构,外板(303)的外端内部设有反射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件(101)为圆柱形结构,顶件(101)的内部设有圆形凹槽,顶件(101)的顶端外侧设有六个环状排列的外槽(102),外槽(102)为矩形结构;所述顶件(101)的底部设有控制件(104),控制件(104)的内部设有无线传输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顶件(101)的底部外侧设有六个环状排列的射灯(105),射灯(105)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2)的底部外侧设有六个环状排列的插板(202),插板(202)为矩形板状结构,插板(202)插入在插槽(103)的内部,隔板(203)的外侧设有三个环状排列的通孔(204),通孔(204)为圆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4)的内部插入有安装管(205),安装管(205)为T形轴结构,安装管(205)为橡胶材质,安装管(205)的外侧设有挡块(206),挡块(206)为圆环状结构,挡块(206)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安装管(205)的顶端内部为漏斗状结构,安装管(205)的内部设有四个内件(207),内件(207)为板状结构化,内件(207)为橡胶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件(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槽(301),连接槽(301)为矩形结构,两个安装件(3)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拉槽(302),拉槽(302)为矩形结构,每两个拉槽(302)处于一个连接槽(301)的内侧两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受力板(305),受力板(305)的底部设有矩形槽,每个受力板(305)的底部两端嵌入在一个拉槽(302)的内部,每个受力板(305)的顶端内侧设有一个接触块(306),接触块(306)为矩形结构,接触块(306)为橡胶材质,接触块(306)的内侧与主体(1)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板(303)的内部顶端设有一个辅助件(304),辅助件(304)的底部为圆柱形结构,辅助件(304)的顶端为球形结构,辅助件(304)为水晶材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景观智能垂直小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305)的外侧设有一个连接板(307),连接板(307)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板(307)的底部设有卡块(308),卡块(308)为L形板状结构,卡块(308)为弹簧板材质,卡块(308)的底部为楔形结构,卡块(308)的底部插入在连接槽(301)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13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齿带结构的集成动力系统以及外骨骼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露铜侧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