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9205.5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李双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辜强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乳腺癌 术后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滑动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该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通过底板、调节杆、限位螺栓、连接筒、横板、弧形板和滑杆等结构的设置,取出固定螺丝,移动调节板使其带动其上的多个调节板同步进行移动,通过调节板的移动使固定环张开于不同的角度,从而可以调整多个固定环形成的固定范围,便于不同患者的佩戴使用,同时转动螺纹筒使螺纹杆带动水平盘进行高度调节,又可以使固定环更加贴近于患者,有利于提高该固定器的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宫颈癌和乳腺癌并称女性两大“隐性杀手”。
在乳腺癌术后通常需要采用固定器对乳房进行托举固定,传统的固定器固定尺寸大多不能进行很好的调节,导致不同患者佩戴时的舒适性较低,且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固定时的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滑动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表面滑动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所述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杆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滑杆的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均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盘。
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轴承与固定座内侧活动连接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盘的表面,所述调节盘滑动套接于螺纹杆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盘,所述水平盘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杆。
可选的,所述稳定杆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柔性垫层。
可选的,所述滑杆与横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盘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对调节杆进行限位的限位螺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乳腺癌术后全乳固定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9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兽医用喷雾式防疫装置
- 下一篇:用于公路桥梁设计的新型挡风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