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生态暗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7282.7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9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谊;马连杰;李燕;杭晓宁;罗友进;卢文才;梁涛;廖敦秀;唐荣莉;胡留杰;余端;张慧;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暗沟 | ||
1.一种竹生态暗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等长竹子并排水平搭设的竹沟顶(11)、竹沟底(12)和竹沟壁(13),所述竹沟顶(11)、竹沟底(12)与两侧竹沟壁(13)通过交接处的纵向套竹(14)固定连接,并共同搭设形成“口”型框架的生态沟渠(1),竹沟顶(11)、竹沟底(12)的长度长于两侧竹沟壁(13)之间的距离,生态沟渠(1)内间隔设有支撑连接对角纵向套竹(14)的斜撑竹子(15),相邻斜撑竹子(15)交叉摆放提供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生态暗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套竹(14)设有供竹沟壁(13)并排竹子端头插入的孔洞,竹沟顶(11)、竹沟底(12)的竹子上设有能卡在纵向套竹(14)上的弧形槽,使竹沟顶(11)、竹沟底(12)与两侧竹沟壁(13)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生态暗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竹子(15)的端头处为竹节,竹节处设有卡在纵向套竹(14)上的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生态暗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子采用楠竹且直径为50mm~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生态暗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沟顶(11)的并排相邻竹子之间保持紧贴状态,竹沟底(12)的并排相邻竹子之间的间距为0mm~100mm,斜撑竹子(15)交叉摆放间隔为1.5m~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生态暗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沟顶(11)、竹沟底(12)、纵向套竹(14)和竹沟壁(13)的竹子均采用杀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72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