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工程填方预制水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6654.4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瑶;黄和平;孙莉;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素萍 |
地址: | 310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工程 填方 预制 水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填方预制水沟,预制水沟的横截面为等腰倒梯形,包括水沟底面和向水沟底面倾斜的两侧侧壁,侧壁由上、下两排预制层拼接组成,上排预制层由多个第一预制块并排连接,下排预制层由多个第二预制块并排连接,第二预制块顶面连接在第一预制块的底面,两侧侧壁的顶部通过水泥砂浆压顶,水沟底面由多个第三预制块拼装而成,预制块之间的连接面通过水泥砂浆砌筑。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用公路工程中的水沟项目中,通过批量预制保证水沟的外观质量。本实用新型施工时无需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拼装和砂浆砌缝,并且沟槽开挖与水沟预制能够同步进行,节省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填方预制水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公路工程施工中填方水沟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水沟,开挖沟槽后进行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因水沟线路较长,一个标段动辄几十公里,按部就班顺序施工很难满足工期要求,而一次性投入大量模板等材料,成本过高,现浇水沟无法同时满足工期与经济性的要求。并且现浇水沟完成后,因地基沉降、日积月累水流冲刷,容易出现沟底脱空的情况,甚至出现大面积倒塌,后期维修保养困难。
为此,提出了一种公路工程填方预制水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填方预制水沟。
一种公路工程填方预制水沟,预制水沟的横截面为等腰倒梯形,包括水沟底面和向水沟底面倾斜的两侧侧壁,侧壁由上、下两排预制层拼接组成,上排预制层由多个第一预制块并排连接,下排预制层由多个第二预制块并排连接,第二预制块顶面连接在第一预制块的底面,两侧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压顶,水沟底面由多个第三预制块拼装而成,预制块之间的连接面通过水泥砂浆砌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侧侧壁和水沟底面的外侧设有厚度为10cm的砂砾垫层,砂砾垫层均匀铺设在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和第三预制块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预制块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三预制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二预制块梯形截面的斜腰边紧贴在第三预制块梯形截面的斜边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预制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一预制块长方形截面的短边紧贴在第二预制块梯形截面的竖腰边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预制块与第三预制块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0°-12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预制块长方形截面的长为30cm,宽为10cm,第二预制块梯形截面的上底为33.08cm,下底为39.21cm,高为10cm,第三预制块梯形截面的上底为50cm,下底为62.26cm,高为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用公路工程中的水沟项目中,通过批量预制保证水沟的外观质量,本实用新型施工时无需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拼装和砂浆砌缝,并且沟槽开挖与水沟预制能够同步进行,节省工期。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美观、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维修方便、节省工期等优点,预制水沟采用梯形设计,仰斜式侧壁能够减小两侧的压力,通过在下部、两侧铺砂砾垫层,能够适应沟底地基轻微沉降。若后期出现局部塌陷、破碎等现象,能够方便维修养护,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水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水沟侧壁的拼装示意图。
图3是第一预制块的示意图。
图4是第二预制块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三预制块的示意图。
图中:1、侧壁,2、水沟底面,3、第一预制块;4、第二预制块;5、第三预制块;6、砂砾垫层,7、水泥砂浆,8、压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6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手动式换向阀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