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6070.7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0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魁;杨立敏;申清顺;李经伟;张祥龙;李志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F17C13/06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明环 |
地址: | 476800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容器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包括罐体和与罐体密封配合的盖体,盖体的内侧面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径与罐体的内径相配合,密封环的外侧面同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设有环形密封气囊,环形密封气囊的气嘴贯穿密封环伸至密封环的内侧。本密封结构通过在罐体和盖体之间设置环形密封气囊来保证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且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越大,环形密封气囊与罐体内壁的贴合越紧,能够在高压时依然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储运环节,良好的密封性是压力容器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特别是压力容器的开口与盖体的连接处,在反复启闭磨损下极易产生缝隙而漏压,形成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开口处的密闭性,现有技术通常在开口处或盖体上设置密封沟槽,并在密封沟槽内设置橡胶密封圈以期提升其密封性能,这一方法对于低压容器的密封效果较好,但对高压反应釜、高压消毒罐等高压容器的密封效果相对较差,仍然会有少量气体在容器内高压的作用下沿橡胶密封圈与容器的间隙间逃逸,影响设备的可靠性,也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该结构能够对高压容器也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以保证压力容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包括罐体和与罐体密封配合的盖体,盖体的内侧面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径与罐体的内径相配合,密封环的外侧面同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设有环形密封气囊,环形密封气囊的气嘴贯穿密封环伸至密封环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和与罐体密封配合的盖体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其包括用于将罐体和盖体锁紧的锁紧机构,盖体或罐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等,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实现。
罐体与盖体锁紧工作时,环形密封气囊通过气嘴与罐体内部连通,当压力容器内部压力升高时,环形密封气囊随之膨胀,填满密封环槽并与罐体内壁抵接,将罐体内部与外部隔绝,防止罐体内部的气体从盖体与罐体之间的缝隙逃逸,且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越大,环形密封气囊受罐体内压力的影响,与罐体内壁的贴合越紧,能够在高压时依然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气囊包括环形囊体和至少一个与环形囊体连通的气嘴,气嘴伸入密封环内侧的一端设有环形固定座。所述环形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密封环内壁上以使环形囊体能与罐体内部正常连通,环形固定座与密封环内壁的固定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座与密封环内壁粘接,使气嘴与密封环紧密结合,防止气嘴从密封环上脱落。
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座通过环形压片压设于密封环内壁上,方便后继维护时环形密封气囊的拆换。
环形压片将环形固定座压设于密封环内壁上的方式可通过常规技术手段实现,例如,环形压片与环形固定座上设有相配合的通孔,密封环内壁上设有与环形压片上的通孔相配合的螺纹盲孔,环形压片和环形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密封环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远离盖体的一端外侧面上设有预封环槽,预封环槽内设有预封橡胶圈。一般的,密封环的外径与罐体的内径配合设置,只有少量气体能够通过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密封环槽,因而可以保证环形密封气囊内部的压力大于密封环槽内的压力,环形密封气囊总能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膨胀。为了防止反复启闭盖体的磨损使密封环外壁与罐体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变差,大量气体进入密封环槽而使得环形密封气囊的内外压差变小而无法正常膨胀鼓起,可通过设置上述预封橡胶圈将密封环槽与罐体内部隔绝,保证环形密封气囊的内外压差,从而保证本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6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非储压式电化学储能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