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5897.6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4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61;H01R13/42;H01R4/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超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若干第一端子、若干第二端子以及绝缘件,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均插设于绝缘件,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向上并向一侧弯折后水平延伸有第一焊接部,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后端向下并向一侧弯折后水平延伸有第二焊接部,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并列间隔设置,第一焊接部位于第二焊接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相邻的接触部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能够降低由于端子距离过近对传输造成的影响,并增大相邻的焊接部之间的间距,降低焊接加工难度,降低焊接后出现短路现象的概率,并使焊接部具有较大的焊接面,能够有效降低焊接不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小型设备通常采用电连接器实现高画质多媒体超高速传输连接。小型设备需要控制其整体体型,致使电连接器体积也受到限制,电连接器的相邻的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过近会对传输造成影响,并且相邻的焊接部之间的间距过近会导致焊接加工难度大,焊接后容易出现短路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若干第一端子、若干第二端子以及绝缘件,所述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均插设于绝缘件,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向上并向一侧弯折后水平延伸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后端向下并向一侧弯折后水平延伸有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于第二焊接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均为竖立板状,所述第一焊接部以及第二焊接部均为水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料带以及第二料带,所述第一料带与第一焊接部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料带与第二焊接部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料带位于第二料带的上方,所述第一料带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料带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带以及第二料带均为水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端向上并向一侧弯折后水平延伸有第一前端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前端向下并向一侧弯折后水平延伸有第二前端部,所述第一前端部位于第二前端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端部以及第二前端部均为水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三料带以及第四料带,所述第三料带与第一前端部的前端连接,所述第四料带与第二前端部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三料带位于第四料带的上方,所述第三料带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四料带设有与第三定位孔配合的第四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料带以及第四料带均为水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间隙为0.35mm~0.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邻的接触部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能够降低由于端子距离过近对传输造成的影响,并增大相邻的焊接部之间的间距,降低焊接加工难度,降低焊接后出现短路现象的概率,并使焊接部具有较大的焊接面,能够有效降低焊接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绝缘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绝缘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5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井口用固体泡排剂投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