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下自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4066.7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帅;白俊虎;王志刚;李春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广源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温霞云 |
地址: | 046025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下自救装置,涉及煤矿井下救助设备。一种矿下自救装置,包括包括医用转移板、固定板、供水压风自救箱;所述医用转移板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高出中间平面的提手,长度方向头部端外形设有挂孔;所述固定板的中上部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孔,中下部长度方向设有三个等距柱的固定柱,所述孔内设置有膨胀螺栓,所述两端的固定柱分别与医用转移板的挂孔连接,中间的固定柱与供水压风自救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调试和维修,互换性好,使用更方便,可显著降低被困人员自救难度,可显著的提高被困人员的休息环境及质量,以最大程度的保存体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煤矿井下救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矿下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的有效方法。
现有矿井自救装置以矿井压风自救装置为主,可为被困人员提供饮用水和空气。但由于井下地形复杂,粉尘污染严重,湿度大,且地面湿滑等环境问题,被困人员在使用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时,存在互救工具不足,无法选择休息方位及姿势,使用舒适度差,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被困人员的体力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矿下自救装置,以达到被困人员互救、自救时,调整矿用供水压风自救箱和医用转移板的位置,提高使用舒适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矿下自救装置,包括医用转移板、固定板、供水压风自救箱;
所述医用转移板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高出中间平面的提手,长度方向头部端外形设有挂孔;
所述固定板的中上部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孔,中下部长度方向设有三个等距柱的固定柱,所述孔内设置有膨胀螺栓,所述两端的固定柱分别与医用转移板的挂孔连接,中间的固定柱与供水压风自救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医用转移板是长度方向头部端外形以 R圆滑过渡,并在 R 同轴的位置设有挂孔。
所述的医用转移板是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的一体件。
所述的供水压风自救箱的内部装有净水过滤器,连有截止阀及柔性吸水管和空气调压过滤器,并通过截止阀连接柔性吸管及面罩组成的带盖箱体。
所述的供水压风自救箱的上端面设有与其箱体固定连接的柔性带,所述供水压风自救箱通过柔性带和中间位置固定柱与固定板连接。
所述的的柔性带为钢丝绳或者铁链。
所述的固定柱为实体金属柱,或者金属管,一端焊接固定在固定板上。
使用时,固定板的孔中装有紧固用的膨胀螺栓,非螺纹一端与巷道壁上的相应孔通过旋紧螺纹胀固,两个医用转移板的挂孔分别套于固定板两端固定柱上,矿用供水压风自救箱通过柔性带固定在中间位置的固定柱上组成矿下自救装置。
以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便携式医用转移板与矿用供水压风自救箱联合使用,固定在固定板上形成自救装置;
(2) 装置便于安装、调试和维修,互换性好;
(3)医用转移板质量稳固,使用更方便,可显著降低被困人员自救难度,可显著的提高被困人员的休息环境及质量,以最大程度的保存体力,且可缩短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广源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潞安广源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4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型卷芯及电池
- 下一篇:一种带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