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速轧机用防打滑抛油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1547.2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0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培忠;朱伟航;楼正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朋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2 | 分类号: | B21B31/02;F16J15/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金刚 |
地址: | 3221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速 轧机 打滑 抛油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抛油环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高速轧机用防打滑抛油环,包括套设在辊轴上的内抛油环和外抛油环,其中,内抛油环位于辊轴的轴肩一侧,外抛油环位于内抛油环的另一侧,辊轴的轴肩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槽,内抛油环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一卡扣。本实用新型内抛油环与辊轴的轴肩之间通过第一卡扣嵌入第一卡槽内连接,避免内抛油环与辊轴之间发生打转磨损,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卡扣端面的侧边上设有圆角,便于第一卡扣插入第一卡槽内;本实用新型内抛油环与外抛油环之间通过第二卡扣嵌入第二卡槽内连接,避免内抛油环与外抛油环之间发生打转磨损,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油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速轧机用防打滑抛油环。
背景技术
在精轧机高温轧件的过程中,需要用中压冷却水对轧辊进行冷却,因此,精轧机所处的工作环境是辊箱进水的直接原因。辊箱进水有95%以上的情况是辊箱主要密封件损坏引起的。辊箱油水隔离密封主要由外、内抛油环、双唇密封、O型密封圈、保持架、辊轴、八字板等组成。
辊箱油水隔离密封的工作原理为,外、内抛油环被固定在辊轴上,与辊轴形成一个整体高速旋转;双唇密封圈靠保持架的支撑被固定在八字板上,正好处在外、内抛油环之间。在正常工作中,双唇密封圈两边的唇形圈分别受到外抛油环和内抛油环的挤压形成接触性密封,两个抛油环与辊轴一起旋转,外抛油环利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把冷却水、杂质及氧化铁皮甩开,内抛油环也同样利用离心力把辊箱内的润滑油甩开,从而达到密封水和油的作用。
传统的外、内抛油环之间通过轴向螺纹拧紧形成的端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方式固定在辊轴的轴肩上,与辊轴形成一个整体高速旋转。这种固定方式容易使抛油环打滑自转,特别是在轧机速降的时候,造成抛油环及辊轴接触面磨损,不仅影响密封效果,而且会使辊轴发生断裂,进而发生烧辊箱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速轧机用防打滑抛油环,具有防止外抛油环与内抛油环之间以及内抛油环与辊轴之间的打转磨损,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水、油以及避免抛油环、辊轴等配件磨损作用,减少辊轴磨损发热等应力集中而发生的断裂风险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速轧机用防打滑抛油环,包括套设在辊轴上的内抛油环和外抛油环,其中,内抛油环位于辊轴的轴肩一侧,外抛油环位于内抛油环的另一侧,辊轴的轴肩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槽,内抛油环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一卡扣。
为了使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从而避免内抛油环与辊轴之间发生打转磨损,进一步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的尺寸相同。
为了便于装配时,第一卡扣插入第一卡槽内,进一步地,第一卡扣端面的侧边上设有圆角。
为了避免内抛油环与外抛油环之间发生打转磨损,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内抛油环靠近外抛油环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槽。外抛油环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二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扣。
为了使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从而避免内抛油环与外抛油环之间发生打转磨损,进一步地,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的尺寸相同。
为了便于装配时,第二卡扣插入第二卡槽内,进一步地,第二卡扣端面的侧边上设有圆角。
为了便于保持架与外抛油环之间的快速定位,进一步地,外抛油环的密封腔内部设有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内抛油环与辊轴的轴肩之间通过第一卡扣嵌入第一卡槽内连接,避免内抛油环与辊轴之间发生打转磨损,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2、本实用新型第一卡扣端面的侧边上设有圆角,便于装配时,第一卡扣插入第一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朋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朋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1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