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窄边料件模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1014.4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92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周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佰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F1/44;B26D7/02;B26D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晶石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37 | 代理人: | 宁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窄边料件模切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形窄边料件模切装置,其包括:工作台;主模座,主模座的底面设有主切刀,主切刀匹配产品外侧轮廓设置;副模座,副模座的底面设有副切刀,副切刀与主切刀之间形成产品外轮廓;排废模座,排废模座的底面设有排废压刀,排废压刀的一一对应模切后的产品设置,工作台位于排废模座底面设有集料槽;排废模座、主模座以及副模座均配有升降组件。本申请具有自动排废,模切质量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料件模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窄边料件模切装置。
背景技术
模切技术是目前工业体系发展比较完善成熟的加工技术,在模座底面根据产品形状做出对应形状尺寸的模切刀,利用模座以及模切刀可一次性在原材料上切出合适的图形。
但是,目前对于窄边料件的模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有些产品,其最窄处的宽度在1mm以下,当模切刀为了匹配料件形状开模时,模切刀之间的间隙非常小,所以导致模切刀之间待成型的产品受力点较窄,模切刀两侧同时对料件挤压,易导致料件侧切面呈斜面不垂直,变形等不良情况;并且在排废时,料件较窄,所以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将异形窄边料件取出,进行排废操作,造成生产效率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形窄边料件模切装置,其具有自动排废,模切产品质量较好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形窄边料件模切装置,其包括:
工作台;
主模座,所述主模座的底面设有主切刀,所述主切刀匹配产品外侧轮廓设置;
副模座,所述副模座的底面设有副切刀,所述副切刀与主切刀之间形成产品外轮廓;
排废模座,所述排废模座的底面设有排废压刀,所述排废压刀一一对应模切后的产品设置,所述工作台位于排废模座底面设有集料槽;
所述排废模座、主模座以及副模座均配有升降组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该异形窄边料件模切时,先利用主模座在原材料上切出产品的部分外轮廓,然后利用副模座在原材料上切出另一道产品的外轮廓,两部分外轮廓组合起来,恰好形成产品的形状,将原本单个模切刀做成主切刀和副切刀,分两次模切,分别对产品外轮廓成型,产品本身不会被挤压变形,提高了模切质量,并且利用排废模座以及排废压刀将切好的产品直接排出到集料槽中即可,实现了自动化排废的效果,使用比较方便。
作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主切刀上设有主延伸刀,所述副切刀上设有副延伸刀,所述主延伸刀与所述副延伸刀交叉设置。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主延伸刀与副延伸刀分别将产品轮廓多切出一部分,保证产品与原材料之间不会粘连,从而便于后期排废工作,提高排废的方便性。
作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排废模座底面边角处设有多个弹性压紧件,所述排废模座下压时弹性压紧件挤压设置在原材料表面。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当排废模座下压,在排废压刀压到模切后的产品之前,弹性压紧件首先与原材料接触,将原材料固定,从而避免排废压刀下压时扯动原材料的位置,保证废料平整,从而利于产品排出。
作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压紧件设为橡胶垫。
作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排废模座上设有多个通槽,所述排废压刀竖直滑动设置在通槽内,多个排废压刀的顶端共同水平设有升降板,所述排废模座上设有用于带动升降板升降的驱动组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当排废模座将原材料压在工作台表面时,启动驱动组件带动升降板下一秒,然后即可将产品从原材料切出,进一步实现了高效方便的自动排废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佰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佰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1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